可人工智能卻好像看不到這一手“庸招”,而是直接退車殺兵。
楊錚也沒客氣的用車換掉。
隨著楊錚這一手漂亮的換子,在場所有的象棋高手看著這黑方后方殺入敵營的雙車,漸漸陷入了沉默之中。
畢竟這一手漂亮的交換看上去是楊錚贏了,因為以小卒換大車,光從子力上看,大車可要劃算的多。
但到了現在這已經能決定結局的終盤,大家腦海里忽然又浮現了一句話,過河卒子賽如車。
楊錚的過河卒,其實一直都在左右著勝負,但亮眼的左馬卻一直搶走了他的風頭。
而冷靜的人工智能,卻又很早就看出了楊錚這枚過河卒的重要性。
它的拆炮,其實就是為了殺掉楊錚的過河卒。
棋逢對手,這個荒唐的想法,居然也同時出現在眾人腦海里。
尤其是大勇,也深深地體驗到什么天命不可違,什么又是人為猶可追。
楊錚雖說占據了先手優勢,但先手的優勢,面對著人工智能強大的算力來說,卻也算不上什么。
楊錚也知道想要戰勝人工智能,絕不能只憑算力與棋力。
更不能去專注于對手的強大。
也畢竟,無數的象棋棋手就是因為太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強大,而從一開始就喪失了進攻欲望,從開局就一味的防守,最后才輸掉了比賽。
正因為這些反面連敗,所以楊錚從一開始就是選擇不停地進攻。
而他的進攻方向也很有條理,從跳左馬開始,他的意圖就很明顯,就為了在開局殺進對面的后方。這有條理的進攻方向,不止是歸功于那條以弱勝強的人工智能博弈的視頻,更多的還是他在與老先生的象棋機器人對局時,發現出來的一個漏洞。
象棋機器人其實并不是正兒八經的人工智能,他的功能性太多,就比如老先生的象棋機器人可以聽收音機,而大公司的象棋機器人娛樂功能更多,這也導致他的算力,絕沒有他所宣傳的那么恐怖,不僅如此,象棋機器人作為專門陪伴老人下棋的“伴侶”,他的難度絕對會有個上限。再加上距離上次自己與他第一次比賽的時間來推測,大公司設計的象棋機器人雖然肯定比老先生公司的象棋機器人要厲害,但絕對厲害的不太多。
帶著這樣的推測對弈,楊錚也從對面幾次落子速度變慢的停頓之中,堅信自己推測是對的。
所以,除了幾手以外,楊錚下的可是快棋。
隨著楊錚越來越自信的打發,黑方退炮再將,楊錚落士,黑方退馬楊錚也退馬。
雙方圍繞著馬又走了幾手之后,楊錚直接打底象,雙車配上炮,縱使人工智能有著再高的手段。
楊錚也取得了今天第一場的勝利。
他的勝利看似不可思議,但又合情合理。
因為他的每一步都在算計,而他的對手,卻以為什么都能用錢和資源解決。
但他的自以為是,帶來的卻是他們的再一次失敗。
真的是失敗嗎?
楊錚又回頭看著那條標語,他嘆了一口氣。
好像他們又并沒有失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