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兩場勝利卻給很多棋友,乃至于很多職業棋手有關于人工智能的啟發。
“都說象棋不如圍棋,但第一個堂堂正正擊敗人工智能的,卻又是咱們象棋!”老人說到這里,語氣又是慷慨激昂的。
而楊錚聽著老人如此感慨,他又不得不歸功于“機緣巧合”這四個字。因為在他擊敗了象棋機器人后的第二天,旁邊一位國家的圍棋棋手,也同時擊敗了“阿爾法貓一代”,相比于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雖說是幾年前的最頂尖人工智能,但算力也是比國產的要高出不少。
楊錚本想謙虛,想要說明他只是“取巧”,可他的話到了喉嚨口,卻什么也說不出來。
是因為老人眼里的熱誠?還是因為他說起咱們象棋這四個字的時候,他語氣里的顫抖?
楊錚一時間分不清是因為哪個才讓他把話咽下去。但他知道的是,這位老人對于象棋的熱愛,遠超于自己。自己就不該去打破他對于自己還有象棋的幻想。
楊錚吃這頓飯的心情很復雜很煎熬,復雜到吃完后他想要付賬,卻被老人搶先一步用現金付了。
他想給老人手機轉賬,但老人掏出了自己的老人機,好像早有防備似的,對著楊錚嘿嘿直笑。
他拍了拍楊錚的肩膀,像個久違的長者一樣,要他下午比賽加油。
他看出了楊錚的拘束,他也似乎不想給楊錚太大的壓力,于是他在說完這句話后便與楊錚匆匆告別。
楊錚看著老人的背影,他嘆了一口氣,這位老人大概是他見過最有說話情商的人,他沒有問自己為什么退出木子杯的比賽,也沒有問自己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他一直都在照顧著自己的情緒,也在小心翼翼的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他忽然也感覺到自己好像并不算失敗,而同樣,他也感覺到弓叔叔還有那位絕癥老人他們的人生也不算失敗。
因為像他們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在職業棋壇留下太多痕跡,但他們卻在很多人的人生里留下了永遠不可磨滅痕跡。
相比于職業棋手來說,像他們這樣的普通人,也是象棋的傳承者,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這些看上去很失敗的人,他們也在用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經歷在象棋這條歷史的長河里,留下了屬于他們的印記。
想通了的楊錚,重拾著信心,下午那場比賽,他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無論對手是誰,他都打算全力以赴。
此時與楊錚現在心情相反的是王大爺。
作為小城里的種子選手,他也打聽到了自己下一場的比賽對手居然是消失許久的楊錚。
他很喜歡楊錚,也清楚的知道論棋力來說,自己很難去戰勝楊錚。
但他也很想要贏,因為這次比賽,對于他來說,大概也是他在這座城市里的最后一場比賽。
這場比賽過后,他大概率會選擇出國養老,雖然他很熱愛這座城市,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子女親戚都已經移民國外,他也感覺到了久違的孤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