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找到了一種不丟見面的網紅方式,那就是下象棋。
下象棋也算是才藝,他下了一千多盤棋磕磕碰碰下到了黃金。
這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才藝必須要有天賦作為支撐。
而他選擇做網管,就是想結交一些在象棋上有天分的人,通過學習的方式,去成為一個像“怪老頭”這樣的大網紅。
楊錚默默地聽著小網管的心路歷程。
他很贊同小網管有關于機會的那段話。
雖然現在很多人說互聯網的紅利差不多快要過去,可是就算是“遺骸”也可能是普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
至于其他的,楊錚不過多評價。
他也停下了對局,邀請著這個年輕人下了一盤棋。
這盤棋下的很慢,因為楊錚除了開局,每走一步都會在企鵝上講解為什么這一步要這么下。
這也導致這盤棋下了足足一個小時。
不過,這慢騰騰的對局,也是楊錚有意為之,他想去看看這個年輕人的心性如何。
不得不說,這個小網管一年不到便下了一千盤對局,他的心性倒是比大多數人要踏實。
可越是覺得他心性踏實,楊錚也是覺得這個年輕人其實不適合下象棋。
不止是因為太踏實的心境壓抑了他的靈性,更多的還是他看出年輕人對于“贏”的欲望并不強烈。
可他也能理解,多年的漂泊,早就讓他失去了年輕人該有的“少年志”,也是因為他的這份踏實,導致了他沒有太大的野心。
說實話,在這個經濟發展迅速地時代,絕大多數人下意識都想做一個有錢人。
很多人不惜出賣自己的尊嚴,也想成為一個在別人眼中的有錢人。
他們大多也都是和小網管一樣的心性,他們渴望但很迷茫。
他們有時有很清醒,有時卻又很糊涂。
很多道理,他們都清楚,但對于能改變他們人生的道理,卻無人告知。
其實隨著歲數的增長,人都會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特別喜歡說道理,另一個極端則是變得十分沉默。
楊錚猶豫了許久,他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把心里話說出來。
他重新開了一盤,與這個年輕人重新對弈了一把。
這把他下的更是認真,下的也同樣也有耐心。
楊錚望著如此踏實的年輕人,他終于決定說出心里話。
“你喜歡下象棋嗎?”
簡單的七個字,卻讓年輕人久久沒有回答。
他似乎并不確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下象棋,就像他對人生的目標一樣模糊不清。
楊錚也不著急逼他做出一個選擇。
而是認真的重新打出了一段話。
“如果你真的喜歡象棋,并且把下象棋當成一種職業或是樂趣的話。請你忘記成為有錢人的目的,而是去純粹享受象棋本身能給你帶來的樂趣。”
“這樣的話,你會慢慢發現,自己的棋力會在不知不覺中有了長進。更能在下象棋的途中,找到你屬于你的,不會動搖的,真正的人生目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