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海清聽著他們七嘴八舌的將話題放在自己身上時,他心中不僅沒有半分高興,反而心中還有著一絲忐忑與不安。
于海清知道鵬飛,作為曾經最年輕的象棋大師,他的棋力要比自己強上不少。不僅如此,鵬飛也生的一副好皮囊。天生就是領跑同齡人的存在。
還據說鵬飛還有著可能能登上福什么斯華夏三十歲以下的名人榜。與他相比,自己就像永遠都長不大的丑小鴨一樣,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于海清還記得那時候的自己雖滿口說著自己也會成為鵬飛,可他其實一直都不想,也不打算去成為鵬飛。
至于原因無非就是他覺得鵬飛不夠純粹。
于海清那時還帶著少年的純真,認為真正的象棋高手應該不會像鵬飛那樣一邊直播一邊下棋,而是默默地提升著棋力。然后再在全國的比賽中一鳴驚人。
但短短一年過去,這個少年已然變了。
他忽然覺得其實鵬飛那樣也挺好的,既能掙錢又能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這其中的轉變自然也是有著一部分原因是他也受到了四周環境的影響。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覺得自己無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象棋高手。
他似乎失去了希望,這個原本只在課本出現的詞語,如今卻直勾勾的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也好像一直都在降低著“希望”。
從原本想成為象棋大師中的佼佼者,慢慢變成想要去證明自己的棋也能在象棋棋壇有著一席之地,直到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棋到底有沒有未來。
希望這個東西本就虛無縹緲,也本就沒有什么太多的意義,但他卻又是真實存在的。
他也既能給人動力,也可以讓人學會堅強,這么無懈可擊的二個字,似乎也只害怕一個東西。
那就是被不停的降低期望。
當于海清意識到這一點時,現在已是半夜一點。
他終于明白為什么自己會在今天的棋中不停懷疑著自己,也明白了為什么會在乎封林玉還有那個殘疾的小姑娘。
全都是因為他們和曾經的自己一樣,眼里都有著看似無法撼動的希望。
此時的于海清倒是有些期望著明天,那個排名第三的女孩,她究竟會不會和自己一樣,經歷失敗與冷眼旁觀后,會降低著希望。
他閉著眼睛,腦海里也漸漸浮現著自己以前的摸樣,那時候的自己很傲,但卻不令現在的自己討厭。
也畢竟,傲才是學棋者的常態。
一個學棋者若不傲,他怎么能有信心去挑戰天下英雄?一個學棋者若不傲,他又怎么能充滿著勇氣,去挑戰著那看似無法改變的規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