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于華夏象棋來說,無論是黑方還是紅方,二人的棋子數量一致,并且功能性也一樣。
除了手順差距以外,華夏象棋可是保持著絕對的公平性。
而既不看耐心,也不看防守布局,那防守型棋手對弈比拼的是什么呢?
在很多老一派棋手眼里,防守型棋手對弈時,比拼的更多的還是誰對機會的把控能力更高。
至少在這一局棋里,岳棋士對于機會的把控能力要明顯高于大棋士。
在他看到大棋士車九進八后,他沒有任何猶豫的吃兵,在看到大棋士用剛剛的車壓馬時,他又利索的吃馬。
大棋士壓底炮,岳棋士窩心炮,大棋士飛邊炮,岳棋士走象。
二人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兩次大子的交換,雖從子力上來看,二人像是勢均力敵。
但這看似簡單的幾手置換,卻是岳棋士占據了優勢。因為就在這幾手中,岳棋士不僅處理了對面的“仙人指路”,也讓他在恍惚中漸漸彌補了開局后手的劣勢。
這更讓圍觀的諸多棋友下意識的覺得岳棋士這盤棋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勝負也只是時間關系。
可此時的岳棋士臉色并不太好,不但沒有往日的從容,反而還多了一抹難見的慘白。
因為在他的視角里,對面大棋士的這盤棋,明顯與他所猜測的棋有著很大的出入。
或許在旁觀者的眼里,他們兩都是防守型棋手,但隨著對局加快,他也逐漸發現對面大棋士可絕對不可能是防守型的棋手。
之所以會與自己打防守棋,目的就只是為了給自己“治病”。
沒錯就是“治病”。
無論是最開始的仙人指路,在看到自己卒底炮后,大棋士做的一切選擇,都在給自己治病。
而這盤棋,更像是“引導棋”。
對面的大棋士早就預料到自己會做的一切選擇,他也似乎用著“醫生”的態度,教導自己下象棋。
這種感覺已經無法用“可怕”去形容,而應該用“恐怖”去形容。
中醫治療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望、聞、問、切”這四個大字,仙人指路就是“望”,當大棋士看到自己選擇后,他已經初步診斷出自己象棋的問題,也因為診斷出自己的象棋的問題,他才會在開局刻意的放棄了“仙人指路”,從而去用“聞”去確定自己的病癥究竟在哪里。
兩手架中炮,就是“聞”,幾手相同的套路,也讓他“聽”出了自己的病癥就是最開始的卒底炮。
而在望與聞過后,便是第三個“問”,而這個問是有聲的也是無聲的。
之所以說它是有聲,因為大棋士在聽出病癥后,并沒有著急去下結論,而是用看似是進車壓馬的套路,去圍住那枚他認為有毛病的“炮”。
或許也是因為從醫多年,大棋士不僅經驗豐富,還有著耐心,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并不著急,而是用著最后一個“切”去徹底確認岳棋士的病情。
而這個切正是最不起眼的飛邊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