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眾多象棋網紅晚上所謂的同情共鳴發聲更讓錢長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第二天一大早,錢長生就接到了不少電話。
這些電話有的是他的老友還有象棋屆的朋友,更有的卻是陌生人,他們紛紛勸誡或是指責著錢長生,讓他放棄這次友誼賽,承認自己的失敗。
這倒是給錢長生弄得心情煩躁還帶些許著莫名其妙。
他不明白自己只是單純的想要一個真相,為何會在互聯網上引起如此大的影響,他也不知道互聯網這張大網為什么會左右很多人的思想,他更不知道自己的手機號為何會被陌生人知道。
他有太多的不明白與太多的不知道,但他明白自己必須要堅持心中所想。
這也是他下棋以來,一直信奉的準則還有思想。
不會互聯網的他,也在自己的孫子幫助下,了解了事情的原委與真相。
看著那些博取同情的通告,錢長生的臉上也多了一抹冷笑。
殘障象棋比賽,相比于正常的象棋比賽來說,盈利更少,棋手之間對局的難度也較之更高。
可以這么說,除了極少數家境優渥的殘障棋手以外,絕大多數的殘障棋手,他們的人生基本都是灰暗的。
他們的身體條件也注定他們的人生選擇機會并不多,很多殘障棋手若不是提前碰到象棋,那他們的人生未來也大多只能與按摩推拿洗車這類簡單機械的工作有關。
可以說每一個殘障象棋手他們的人生都不容易,只是大多數殘障棋手他們都不愿去揭開自己的傷疤用來博取同情。
至少他的學生不會這么做。
當然,錢長生也不愿相信這條用來博取同情的通告是學生自愿的。
他也更加堅定,這條通告的出現,也代表著這次全國比賽有著貓膩。
“還是太年輕了。”
錢長生不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若是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象棋教練,在這次互聯網風波中,或許也正如對面所愿,在輿論的壓力下放棄交流賽,甚至還會賠禮道歉。
可錢長生并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象棋教練,他可是正兒八經的象棋大師。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錢長生就憑借著自己獨特犀利的打法,被喜歡他的觀眾稱之為雨中飛刀客。
不僅如此,他還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全國象棋比賽中拿過全國冠軍。
而幾十年過去,他的那盤冠軍棋至今還被不少講棋主播拿來做“小飛刀流”講解的素材。
雖說現在的錢長生大概率不具備年輕時的棋力還有影響力,但正所謂人的影樹的皮,雨中飛刀客依舊還是在不少上了年紀的老棋友心中有著一定的分量。
可以說只要錢長生愿意,他可以直接亮出自己象棋大師的身份,在互聯網上打著口水戰,相信會有不少的棋友還有一些心懷正義的業內人士會支持著錢長生前去挑戰。
可錢長生并不想亮出自己象棋大師的身份,在互聯網上進行任何語言還有文字上的反擊。
因為他覺得這些都是無力的反擊,象棋真正的反擊可是永遠在棋盤上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