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多年未曾聯系,劉同學的父母就會忘記自己。
然而,當楊錚出現在劉同學的葬禮上,劉同學的父母卻能清楚的說出楊錚與劉同學上學時的點點滴滴。
劉同學死的并不偉大,他不是死在見義勇為,也不是死于舍己為人,他死于疾病,死在病床上。
在劉同學生命的最后一個月的時間,他似乎想通了很多東西,他放棄了社交,放棄了娛樂,放棄了自艾自憐,全身心地創作著一部奇幻類型的網絡小說。
他寫的很認真,也寫的很投入。但奈何因為身體原因,他在他生命最后一個月的時間里,也只寫了不到兩萬字。
好在,看他書的人并不多,也大概不會有讀者抱怨他突然離開,在劉同學預知到自己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他努力的更新完自己人生里的最后一章。
沒有矯情的,而是灑脫的在結尾與他為數不多的讀者一一告別,告誡他們要照顧好自己,也要注意身體。
楊錚在葬禮之后,也看完了劉同學寫的小小說,從一個老書蟲的角度來看,劉同學的小小說劇情略有點小白,但很精彩,文筆很粗糙,可又透著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滄桑。
因此,楊錚覺得劉同學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他已然完成了他以前的夢想。
楊錚本也想打賞劉同學的書,卻發現他并沒有簽約,或許是因為他的書沒達到網站的簽約標準,又或是他只是單純的寫書,不在意任何與寫書無關的東西。
這也讓楊錚有些唏噓,更是有些惆悵。
惆悵著人從出生那刻起,就一定少不了別離。
雖然自己這么多年來經歷過很多離別,但這些離別大多都是長者的別離,這次同齡人的別離,也讓楊錚意識到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肯定要接受更多的別離。
直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
……
劉同學的死訊,在高中同學群就像一顆石子跌落池塘,雖掀起了陣陣波瀾,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除了剛去世得幾天,偶爾會有人用劉同學的死訊去作為聊天話題的開頭,但漸漸的,同學們似乎忘記了劉同學已經過世,仿佛他還活在,只是像大多數人一樣安靜潛水不說話。
或許,直到這個群所有人離世,劉同學才會是真正的離世吧!
楊錚參加完葬禮之后,也馬不停蹄的回到了上京,他繼續接手著之前未完成的工作,開始為了即將到來的世界象棋比賽做著準備工作。
公司里也有幾位業余象棋好手踴躍的報名了職業棋手的考核,或許是因為難度降低,這幾位象棋好手都如愿通過了職業棋手考核,如愿成為了三級棋士。
在這些通過職業棋手考核的人中就有著小富,他成為職業棋手那天,他淚流滿臉,甚至還不惜花了一個月的工資給公司里每一個人買上了一杯奶茶用來分享喜悅。
似乎成為職業棋手,就肯定改變他未來的命運。
楊錚對此沒有太多的評價,他只是喝著奶茶,笑著祝福小富他會在世界大賽上還有以后的生活中“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