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界大賽最后選定的比賽場地在上京。
全球一共有五百三十二名棋手參與,其中職業選手人數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而在這五百三十二名棋手之中,有著四百一十五名棋手是亞裔,這個結果倒是沒有出乎人意外。
為了展現精彩的比賽,業余賽事要比職業賽事提前三天進行。
楊錚作為華夏賽區的種子選手,這幾天倒是接到很多商業邀約,其中甚至還有天天象棋見的商業邀請。
這讓楊錚有些哭笑不得,在他積極備戰的這段時間里,老周竟主動找他下棋。
自從老周擔任棋院名譽院長之后,楊錚幾乎都見不到老周。
老周實在太忙了,年近百歲的年紀,總是擔心的太多。
他幾乎是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年輕一代的教育上,期盼著能在自己死后,華夏象棋能多出幾位人才。
可現在的棋院,早就不是他熟知的那個棋院,這里不是說棋院內部管理有問題,也不是說棋院學生不行。
更多的還是說,現在的棋院進入了“疲憊期”。
東西南北國內四大頂級棋院,近幾年來也就出了李天道這一位人才,而被棋院給予厚望的李天道,在這次世界大賽華夏賽區三十二強敗給了一位中年象棋大師。
而這位象棋大師也沒進八強,在十六強他遇見了小外星人,雖說比賽結果是小外星人險勝,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小外星人其實下的很是“游刃有余”。
這也導致棋院不少人對李天道的未來多了很多質疑。
可無論如何,棋院派出的年輕一代棋手,也就李天道走的最遠。
至于未來幾年,應該還是李天道會背負著棋院的名號,在職業賽場里比賽。
也畢竟,棋院這五年來,招生數量并不多。
很多有天賦,被重點關照的小棋手,他們的父母并不支持孩子走上象棋職業的道路。
他們更愿意將象棋作為孩子的興趣愛好,而不是愿意作為孩子未來的職業。
對此,棋院毫無辦法。在他們眼里,象棋的前景其實很遠大,未來一流象棋手絕對能年薪百萬,可未來只是未來,人們還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眼前看到一切。
因為,世界變化太快。
老周很反感將華夏象棋的未來與什么年薪還有遠大掛在一起。
他活了將近一個世紀,什么樣的人他都見過,也經歷過象棋最黑暗的時候,他更是提出了很多有價值建議,譬如將棋院門檻降低,開設更多的興趣班,讓孩子們先喜歡上象棋。
他也提出多做公益事業,去經濟發展不好的地方發展,讓象棋成為那些孩子們的一個選擇,一條出路。
雖然老周的歷史地位很高,也在棋壇有著一定話語權,但他的建議卻一條都沒有被采納。
而原因,無非就是兩個字,成本。
棋院不像象棋協會那般資金充足,加上近幾年來沒有出現過太好的成績,導致棋院的經費一直都處在一個不健康的狀態。
而棋院也想通過開設興趣班去補貼棋院,但很明顯,他們的教育方式并不被大眾接受。
楊錚看到老周時,他差點沒認出來。
老周的背更佝僂了,頭發也全白了,他比之前看上去蒼老多了,也用上了拐杖。
好像唯一不變的就是他的眼睛還是那么有神。
他也的確變老了很多,說話聲音也小了很多,他看著楊錚,伸出了他那干癟的手掌,用力拍了拍楊錚的胳膊,說著他變成熟了。
楊錚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有種想哭的沖動,他看著身前這位許久未見的老人,感嘆著時間的殘忍與歲月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