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尤其在無法阻擋的時代洪流面前,一個人的力量更是忽略不計。
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他也放棄了圍棋,轉戰于國際象棋。
他也的確在國際象棋棋壇有了一定名氣,憑借著高超的算力以及不錯的算法邏輯。他也有過幾次高光職業時刻。但他的不妥協,也讓他無法登頂國際象棋。
幾年時光蹉跎,也讓他從媒體的寵兒變成無人問津的大眾棋手。
為了生活,他又轉型成華夏象棋棋手,在他的那個國度,華夏象棋競爭并不嚴重,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他們國家最優秀的象棋棋手之一。
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沒有認證職業棋手,而是以業余棋手的身份參加亞洲比賽。
據他身邊熟知他的人爆料,他其實有些看不起華夏象棋。
認為華夏象棋一是沒有圍棋那般復雜,二是沒有國際象棋世界影響大。他從事華夏象棋這個行業,也就是因為這個行業競爭力小,掙錢多而已。
他叫樸勇昌,是他們國的華夏象棋棋王。
而楊錚之所以關注并接觸到他,則是因為他的第一輪對手就是樸勇昌。
楊錚用腳想也明白,象棋協會是要用自己給樸勇昌一個下馬威。
他也在網絡上搜索了樸勇昌,作為國外棋手,他的人氣并不低,由于他“敢說”的風格以及帥氣的外表,在互聯網上他竟然有百萬粉絲。
其中不乏有一些年輕的少男少女,對于樸勇昌的過往,深表同情。
甚至稱他為勇士。
然而,對于他評價華夏象棋簡單,沒有內涵的不良評價。許多華夏年輕人竟然給與了支持與肯定。
這也讓楊錚有些始料未及,但仔細想想,他又釋然了。
華夏象棋一直都在世界媒體中評價不高,很多沒接觸過華夏象棋的媒體都喜歡捧一踩一,似乎想踩著華夏象棋,去凸顯其他棋類運動的偉大。
楊錚也搜索了樸勇昌在亞洲的對局比賽,作為一名業余棋手,樸勇昌的對手大多都實力不強。而這些所謂亞洲的比賽,賽事強度也不是很高。
這也導致樸勇昌的棋有些“外強中干”,他的對局大多都是在炫技,明明能夠十幾手結束比賽,他硬是拖到二三十手。
而在此同時,樸勇昌也正在觀看著楊錚的對局。
與楊錚的認真所不同的是,樸勇昌看的則是有些敷衍。
在他眼里,什么天才,什么擊敗人工智能的意外,都是為了楊錚他這個有錢人的身份所服務。
也在樸勇昌眼里,華夏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的社會,尤其是華夏象棋棋壇,里面的棋手更是華而不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