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3。】,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國內媒體都喜歡去“比較”,比較國內外教育制度,比較國內外生長環境。并且得出一個逆天結論,那就是國外的孩子要比國內的孩子更加“堅韌”。
在這些不良媒體眼里,華夏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反觀國外孩子,又是背一書包的磚頭爬山又是大冬天穿著短袖長跑,他們都比國內孩子優秀。
甚至在這些不良媒體的眼里,80.90.乃至00,10后都是被毀掉的一代。
在那個互聯網并不算發達的時代,孫思棋一家了解國外的日常途徑就是這些不良媒體。雖然他的父親經常出國比賽,但他的父親也沒有太多機會與時間去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
直到他們移民到島國,長時間居住與接觸島國文化,他們才意識到之前看的那些媒體報告有些言過其實了。
堅韌的外國小孩是有,但國內的更多。許多被粉飾的美好,其實接觸久了也有著或多或少的問題。
世界本就不是完美的,更何況是國家呢?
八進四比賽五局三勝制,大約時長5-7個小時。
先輸一把的孫思棋并不慌張,相反他還十分輕松。
作為一名職業國際象棋棋手,他深知一個道理。
那便是棋局賽場上,技術雖然能決定勝負的大致走向。但決定最后結果的往往是其他東西。
就比如體力,國際象棋棋壇就有著一句老話,那便是一場國際象棋比賽就好比一場40公里的馬拉松比賽。
而孫思棋雖然歲數比對面大上兩輪,但他對自己的體力有著充足的自信。
因此第二盤棋他改變了策略,主打一個拖字訣。
他很聰明,用著高超的防守技術去消耗對面的體力,他也很狡猾,利用不能連將的規則去迫使對面去多消耗體力去思考。
國際象棋在很長一段時間碾壓著華夏象棋,無論是受眾面還是算法規則,又或者是項目獎金還是世界影響力都略高于華夏象棋。
但現在,華夏象棋新增了幾百條看似無用實際上卻又極度克制“和棋”的規則,更讓華夏象棋競技性高于國際象棋。
可這樣的代價卻是華夏象棋職業比賽不僅極度消耗體力,又少了幾分觀賞,更惡心的是華夏象棋的規則有些時候就連專業裁判都難以判斷到底有沒有違規。
這給孫思棋鉆了一個大空子。
在他的精心布置下,吳老二半局就滿頭大汗,臉色更加蒼白。
可吳老二似乎早已習慣對面這樣針對自己。
畢竟,他還被人稱為病公子時,許多職業棋手都喜歡用消耗體力的戰術去磨他的體力。
但令人可惜的是,每一次吳老二都咬著牙撐了下來。
支持他打比賽的永遠不是體力,而是一種信仰,一種堅韌。
這盤棋下了整整一個半小時,最后的勝者還是吳老二。
只不過,看著吳老二顫顫巍巍站起來的樣子,孫思棋也意識到了這一盤棋吳老二已經耗費了所有的體力。
中場休息半個小時,吳老二拼命地灌著含糖量高的茶飲。
他有些低血糖,這是棋壇被很多人知道的信息。
他能堅持下完第二輪,其實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一秒記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