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錚早早就來到了賽場,望著燈火通明的賽場,他不免的渾身顫抖。
他從一個純粹的象棋愛好者走到現在,就像一場夢那般讓他覺得不真實。他得到了很多,失去了也很多。但走到現在的人,誰不是這樣?
杏子來的比楊錚稍晚一些,她打扮的很漂亮,還穿上了華夏傳統的漢服,似乎想要證明些什么。
然而她這樣的打扮卻讓現場半數觀眾感覺到莫名的不舒服。
她也發現了現場氣氛很微妙,這更讓她不經意間皺起了眉頭。
隨著她的進程走進了業余決賽,原本只是想積累下華夏象棋經驗的她,很敏銳的想要順帶開拓華夏市場。
華夏作為亞洲強國,人口基數大,消費能力高,這些早就在島國傳開了。
很多島國藝人都將華夏作為第二市場開拓,其中也不乏成功者。
而在他們眼里,華夏年輕一代的錢似乎很好掙,只要表達出足夠的“善意”,華夏年輕人就會乖乖的成為他們的粉絲給他們送錢。
久而久之,在島國藝人眼里,華夏民眾太過于驕傲,驕傲到只要說上幾句華夏的好話,只要學會幾句華夏話,他們就能輕而易舉的收割華夏人的錢包。
當然,這都是十多年前島國藝人的經驗。
隨著華夏國力提高,也隨著華夏娛樂產業高速發展,現在娛樂產業影視產業早就反向輸出了。
島國藝人的那一套似乎早就行不通了,更何況在場棋友對于象棋的熱情可要高于所謂追星的熱情。
經過漫長的主持人開場后,二人的比賽也開始了。
前兩局是將棋對局,并且按照華夏象棋的計時規則,這種設定,說實話并不公平。
在島國,將棋的地位很高,隨之而來的是將棋的對局通常也很漫長。
甚至有一盤極為出名的將棋對局下了整整32個小時,而先手的棋手用了整整3805手才結束對局。
相比于最多不到五十手的華夏象棋,將棋對局更考驗棋手的耐力與算力。
第一局對局很快就開始了,主辦方或許時考慮到自己是臨時添加兩盤極具特色的將棋對局,所以兩盤先手都給了楊錚。
對此,杏子并沒有異議,反而還覺得是自己占了便宜。
第一盤擺棋是大橋流(由內向外交替擺子),第二盤為伊藤流(步兵從左到右順序擺放擺放。
光這開局,就讓楊錚手忙腳亂,他是進行過自學,也了解過將棋最重要的規則打入,也就是對局中允許玩家將吃掉的對手棋子放回棋盤,轉化為己方棋子的規則。
他更是在網絡平臺上與一些人進行切磋,但或許是因為將棋在國內并沒有太多的市場,他們采用是伊藤流開局,這種沒體驗過的開局硬是讓楊錚倍感壓力。
二人開始了比賽,第一局下了整整兩個小時,雖然楊錚盡力防守并沒有被對面擊敗,但在所謂專業裁判的判定下,他居然輸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