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發起進攻的,居然是棋呆子,這倒是讓人感覺到有些意外。
也畢竟,她是后手,天生比對面少一手,雖然雙馬已經出動,導致她的后方進可攻退可守。
可提前出炮,算不上明智。
只看棋呆子進炮過河,只指中路旁邊站在屏風馬身前的小兵。
似乎她的這一局殺心超乎意料的很重。
美籍棋手進兵,并不想給她機會。
隨后棋呆子又進炮,雙炮殺進美籍棋手后方,看樣子,她并不想打持久戰。
其實面對著這樣的經典雙馬雙炮的殺伐對局,應對方式不少,可以上士,也可以換子,但根據大數據推算,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中炮前進一步,強行逼對面要不打換子局,要不后撤重新對局。
可對面的美籍棋手就不是一個走尋常路的主兒,他的選擇是起橫車,還是左路的橫車。
這一手有點人工智能的味兒,棋呆子沒有猶豫,直接平炮到馬前,直指紅相。
美籍棋手飛相,棋呆子橫車,他也橫車,讓人感覺他打算直接捉雙馬或者雙炮。
棋呆子似乎也越打越自信,直接平炮到兵旁與另一只炮形成夾擊攻勢,限制對面的換子想法。
到了這里,棋呆子前期布局基本上已經算得上完美。
不僅雙炮殺過河,雙車也占據了有利的位置,雙馬更是她后方強力保障。
先手紅方的優勢,也被她教科書般的完美布局漸漸追平。
對面好像也沒想到棋呆子前期會表現得如此優秀。
完全與第一盤棋截然不同,每一手都經過深思熟慮,看上去無懈可擊。
可越是看上去無懈可擊的布局,往往也存在著致命的漏洞。
美籍棋手直接中兵過河,棋呆子沒有第一時間去處理這手中兵,而是下炮。
這明顯算不上漂亮的處理,自古中路都是象棋棋手必爭之地。很多棋手都會在開局圍繞著中路做防守或者進攻的“文章”。而她放棄中路下炮的選擇,明顯很冒險。
果不其然,美籍棋手穩了一手,進車捉雙馬,棋呆子還是沒處理這枚中路兵,而是炮打馬,搶先吃掉對面的大子。
美籍棋手沒有理會,堅定自己的思路去吃中卒,率先喊出了將軍。
補士,車吃三路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又好像被忽視的一枚中兵給毀掉了。
當眾人都以為棋呆子會因為她的失誤付出慘痛的代價時,棋呆子卻又不慌不忙的馬七進六,將馬放在了河邊。
這一手意義不明,對面也沒過多思考,進了一步后車,打算平車占肋。
棋呆子好像看不見自己落入劣勢方,還是自顧自的退了一手過河炮。
將大好機會送給了對面,隨著美籍棋手平車占肋,她也走出了一步不錯的反攻棋。
那就是她將退了一步的炮,放在中路,架著對面的中炮,也喊出了將軍。
這一手反攻棋,配上她河邊的馬,又能帶來什么樣的奇招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