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美籍華人第一次明白華夏永遠不缺乏天才與人才。
哪怕是再冷門的行業,華夏龐大的人口基數也能讓這個行業里的從業者,都擁有超乎想象的競爭力。
他最后也毫無意外的被踢出了市象棋隊。
不過,他優渥的家庭也讓他人生比大多數家境一般的孩子,有著更多的選擇。
他也和大多數7080后一樣選擇將讀書作為自己少年時奮斗的目標。
可命運就是這么奇妙,他因為一場意外認識了老周,二人初見時很是聊得來。他有著年輕人的朝氣與思想,老周也有著老年人才有的沉穩與豐富的人生閱歷。
二人都羨慕著對方所擁有的東西。下棋時,他也發現,原來看似普通的象棋在老周的手上,竟能玩出如此多的花樣。他也沒想到簡簡單單的象棋想要下好,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天賦與引導。
他就這樣因為老周的棋,成為他的弟子。
后來的故事倒是不復雜,他成功的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再加上家庭的贊助,后面又去了國外讀了碩士和博士,最后也順利的移民,有了一份高薪體面的工作。
至于象棋,很可惜他在少年青年時并沒有走上職業的道路,哪怕他那幾年棋力突飛猛進,按照老周的話來說,他十八歲就擁有象棋大師的實力,可他依舊只把象棋當成一項興趣愛好。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移民有了體面工作的他,一個月的收入都頂得上國內棋手好幾年的收入。不止如此,外國的生活經歷也讓他開闊了眼界,有了自己優質的社交圈子。
他不后悔自己當初的選擇,他也想過把老周接到國外,和自己一樣能享受更優質的生活。
但老周并沒有同意,而是在國內堅守著他想堅守的東西。
二人又聊了會象棋,在得知老周有了新的弟子,還是業余比賽的冠軍時,美籍棋手反倒是為老周感覺到高興,因為他覺得老周的棋后繼有人了。
在比賽即將開始之前,老周一反常態的問了他一個問題,那就是讓他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看華夏象棋的未來。
他沉默了一會說道:“很多人都喜歡唱衰華夏象棋,覺得華夏象棋未來十年內必被淘汰,可實際上呢?”
“只要有人下,華夏象棋就不會被淘汰,無論時間過了多久,只要有人聽過華夏象棋,華夏象棋就不會從人類歷史上消失。”
“以前很多人都說嗩吶,說剪窗花都已經被時代淘汰,可我在互聯網上,依舊還是看到有不少人還在堅持吹嗩吶,剪窗花呢。”
“傳統文化之所以是傳統文化,是因為文化是人創造的,只要人類文明不被滅亡,文化則會一直存在!”
……
最后一盤生死棋。
棋呆子先手紅方,可以看出她已經調整完狀態。
二人開局倒是沒什么可說的,中炮對屏風馬挺三兵。
兩邊看上去都中規中矩,由于棋呆子先手,她倒是比對面多走了一步橫車,棋呆子跳邊馬,美籍棋手挺邊卒。
棋呆子進了一手邊車,當眾人都以為美籍棋手會穩一手時,美籍棋手竟然又挺了一手邊卒。
二人開局就行了換子,美籍棋手率先將車換掉吃卒的兵,直接殺入紅方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