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番客套后,各自落座,趙云也跟著跪坐在郭典身側。
孫瑾率先開口道:“昨日大勝一場,并誅殺張角義子張牛角,君業麾下趙云居功至偉,可謂是少年英雄吶!”
說著,孫瑾看向趙云。
“國相,謬贊!”
趙云躬身抱拳道:“云愧不敢當,此勝全仗國相運籌帷幄,若無國相想必云早已死于賊叢之中,云還要謝國相救命之恩呢!”
說著,趙云躬身一拜。昨夜夜宴,趙云就發現孫瑾此人最喜奉承之言,今日他便投其所好,反正就動動嘴皮子。
孫瑾一聽,果然大為受用,越看趙云越是順眼,暗道:這少年,謙遜有禮,不錯。
隨后,郭典向孫瑾提出欲用黃巾俘虜選練成軍的想法,孫瑾只是微微驚訝后,就滿口答應了。孫瑾頓覺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他正鬧心這數千俘虜呢,如今扔給郭典,他倒樂的清閑。
不過,當郭典向他提出要兩千人的軍備、錢糧后,孫瑾神情一暗,兩千人的軍備,那差不多是他府庫一半的軍備,還有錢糧,那也是個不小的數字,這讓孫瑾又難受了起來,忽然間他感覺郭典就是個瘟神,要兵、要軍備,還要錢糧。
就在這時,郭典也看出來孫瑾不愉,趕緊說不借那五百銳士,孫瑾這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郭典。并且虛情假意地說,東面巨鹿郡百姓正在水深火熱之中,無不殷殷期盼郭太守前去拯救。
其實,孫瑾是巴不得郭典現在就走。
最后,郭典又說要把黃巾俘虜老弱婦孺暫時留在常山為質,以防黃巾降兵臨陣倒戈。
一聽此言,孫瑾心里那個氣啊!這不是要讓我常山養著這三千多張口嗎?
孫瑾頓時感覺自己上當了,這鬧心事,說來說去還是鬧心啊!
...................
郭典、趙云二人離開國相府回到驛館不久后,孫瑾麾下司馬虞涉到驛館拜見郭典,隨后領著郭典、趙云一眾人,去了元氏城西的俘虜營。
這俘虜營,原本是常山國郡國兵校場,昨日抓回這么多俘虜,一時間也沒有地方安置,孫瑾就將數千俘虜安置在了此處。
來到俘虜營后,孫瑾麾下虞涉、方綜二將各領五百人馬,幫助郭典將青壯從俘虜中分離出來。
在俘虜悲切的哭喊聲中,分出兩千三百五十六名青壯,年紀在十六歲到三十五歲之間,他們垂頭喪氣的站在一起,內心充斥著恐懼;膽小者,甚至癱軟在地小便失禁,哭喊著求饒,他們都以為官軍這是要殺了他們,因為大家都知道青壯是最不穩定的因素,沒有了青壯,老弱婦孺根本沒有能力鬧事。
“子龍!將這些沒卵的抓出來!”
郭典站在高臺上,平視前方被分成兩個陣營的俘虜;青壯陣營里的情況自然逃不過郭典的眼睛,雖然看起來亂糟糟的。
趙云連忙應命,領著十名郭典的護衛,氣勢洶洶的向青壯營奔去。
大概過了一刻鐘時間,趙云等人抓出三十一名怯弱者,有的直接被嚇得暈死過去,有的大聲求饒,被統一扔在郭典所站的高臺下方,而老弱婦孺營里,也有人大聲哭喊,應該這些被抓出來的人是她們的親人,不過在四周明晃晃的長刀震懾下,并未出現亂子。
倏然間,郭典所在的高臺上,一名壯漢敲響銅鑼,響起“鐺”的一聲乍響。
緊接著,一名嗓門極大的漢子,在臺上大吼:“肅靜!”
隨著,刺耳金鳴聲和這聲如雷震耳的大吼,校場上漸漸安靜了下來。
高臺上,郭典昂首向前踏出兩步,語氣冷冽道:“爾等皆是大漢子民,世代深受漢恩,而今卻忤逆造反,是為不忠,身為人子,是為不孝,舉兵向內,是為不義;此乃不忠、不孝、不義,依漢律,理應夷滅三族!”
頓了頓,郭典面色和緩,繼續道:“然…因天恩浩蕩,愿予爾等將功補過之機,不知爾等可愿惜之?”
校場上所有俘虜聽完,大喜過望,剛才他們聽到論罪當夷滅三族,可把他們嚇得不輕,最后卻峰回路轉,說愿意給他們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只見所有俘虜紛紛自發雙膝跪地,拜伏于地,齊齊大呼道:“吾等愿聽差遣!”
這其中,就有一黑一胖兩名頗為顯眼的大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