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其他時候見到這名英武少年,趙云一定會非常激動,因為他叫張遼,現任呂布麾下兵騎司馬。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聶壹的后人;因武帝時期馬邑之謀失敗,作為主導者的聶壹自然要承擔嚴重后果,為了避禍聶壹的后人改了張姓。
歷史上的張遼,被后世極為推崇,有古今六十四名將之稱,其成就遠高于呂布和趙云。
據歷史記載,張遼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后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一生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后,張遼歸屬曹操,自此開啟了張遼一生的高光時刻。
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軍,大破烏桓并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進軍江淮擊滅陳蘭、梅成,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爆發,迎來了張遼的巔峰時刻,他率領八百將士沖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殺得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
張遼又率兵追擊吳軍,大破孫權、甘寧、凌統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而孫權也因此仗,榮獲孫十萬的戲稱。
而今,張遼只有十六歲,比趙云還小一歲,但這個時候張遼已隱隱有名將之資,趙云心里雖恨不得挖呂布墻角,可也知道不是這個時候。
聽張遼說有大批騎兵來了,趙云、呂布以及所有人都紛紛上馬,整頓隊形,準備戰斗。
“嗚嗚!”
在隊形剛剛整頓好時,東北方向無際地平線上,一條巨大的黑線出現在遠方,蒼涼的號角聲,伴隨著轟鳴的馬蹄聲越來越近。
兩千多大漢鐵騎陣前,趙云、呂布二人倒提著武器,趙云對呂布點了點頭。
呂布明了,這個時候率領兩千多人沖擊無邊無際的騎兵浪潮,與送死無異!
所以,趙云和呂布決定,用鮮卑人最喜歡的方式延緩鮮卑鐵騎的沖鋒。
而鮮卑人最喜歡的方式,就是單挑!這是草原民族最干脆的方式。
“駕!”
呂布扭了扭脖子,發出咯吱咯吱的脆響,與趙云并列而出。
漫布草原的鮮卑鐵騎陣前,鮮卑大單于魁頭,一身華麗的戰甲,坐跨一匹通體雪白的龍馬;前方漢人騎兵陣中突然沖出兩將,他微微揚起右手,轟鳴如雷的鮮卑鐵騎,在他的指令下漸漸停下。
曠野上,一片肅殺。
很快,倒提著各自神兵的趙云、呂布二人,在鮮卑大陣百步外勒馬停下。
是黑影!
魁頭身側一眾鮮卑大將,都看到了趙云坐下的神駒乘風,曾經的黑影神駒。
鮮卑大將中,有一人正欲打馬沖出。
只見,呂布突然揚起手中方天畫?,聲如洪鐘喝道:“九原呂布在此,魁頭小兒速速獻出白龍,可饒爾不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