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拜謝趙太守!”
典韋背著老母親,嘭得一聲雙膝跪地拜倒,語氣恭敬。趙云對他先有一飯之恩,再有相助之恩,剛才又有相護之恩。典韋任俠出身,一向重義輕生死,趙云予他三次恩情,對他而言,就是天大的恩情。
“何故如此大禮?快快請起!”
趙云連忙下馬扶起典韋,贊嘆道:“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壯士逃亡在外,對老母呵護備至,不離不棄,可見壯士待母至孝,如此孝順之人,必非奸惡之輩,吾若袖手旁觀,豈不令天下失一孝子乎?”
趙云深知,以典韋之勇,若無老母親為羈絆,不說百余私兵,就是陽武縣尉那幾百縣兵也拿不住典韋。但典韋寧愿身陷困境,對老母親也不離不棄,這點讓趙云很敬佩。
因為在典韋兇惡的外表下,是一顆孝子心,這樣的人,值得趙云相護,哪怕這壯漢不是典韋。
“太守大恩,在下無以為報,若太守不棄,愿鞍前馬后,以報恩情!”
典韋性格直爽,奉行快意恩仇,趙云對他有恩,他便要報恩。
聞言,趙云心頭狂喜,一把扶住典韋,內心激動不已;典韋居然自薦入我麾下?這可是漢末武力值排在第三的古之惡來,不僅勇猛無比,更是侍主至忠之人。
趙云不禁在想,若典韋與我聯手,論武力值,天下何人能敵?
趙云把住典韋的手,激動而真摯道:“典君至孝,吾必以國士待之!”
………………
收得典韋,趙云欣喜若狂;又因隊伍只有一輛馬車,便安排典韋老母親與甄姜共乘馬車,以示其重視。典韋為此受寵若驚,感激涕零;他背著老母親逃亡數月,一路顛沛流離,老母親身子骨也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再這么下去,肯定堅持不了多久,若是能乘入馬車,肯定大有好轉。
昏迷中的典母被送入馬車,甄姜乃心思靈巧之人,自然看出趙云的心思,盡心盡力照顧典母,典韋大為感動,拜倒在趙云面前,揚言誓死以報太守大恩。
這時,趙云也了解到,典韋為何成為陳留通緝犯!
原來,典韋游俠出身,在綠林結識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叫劉虎;幾個月前,劉虎到鄰郡梁國睢陽辦事,不小心得罪了睢陽豪佑李永,李永不依不饒,使人挑斷劉虎四肢筋脈,劉虎不堪受辱,咬舌自盡。
而在已吾老家的典韋得到消息后,火冒三丈,決定為好友劉虎報仇雪恨。
但是,李永出身睢陽大族李氏,曾擔任富春縣長,家中備衛甚為嚴謹。典韋為了給劉虎報仇,便駕車載著雞酒,偽裝成正在等候他人的閑人,流連在李府附近,尋找下手的機會。
幾天后,終于等到李永出府,典韋懷揣匕首向前截殺李永,并一同殺死李永妻子,再慢慢走出來,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
由于李永的住處靠近集市,整個集市的人都震驚了。雖然有幾百個人追趕典韋,但因典韋勇猛,無人敢近。典韋行了四五里,遇上前來支援的李氏私兵,雙方交戰,典韋為以一敵百,不久后典韋脫身而去,自此典韋名震梁國、陳留二地。
然而,典韋雖然名噪兩郡,但卻因挾私殺人,成為通緝要犯,睢陽李氏自然也不可能放過典韋,一路尾隨追殺,致使母子倆人,一路逃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