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是納吉,經過了媒妁之言和卜筮之后,男女雙方的這樁婚姻寓意著已經得到上天的許可,標志著婚姻的初定。
第四禮納征,也叫納幣、又叫過大禮;也就是說,在嫁娶過程中,收受男方的聘禮是一個標志性的行為,婚姻是否成立,以此為分界。古人所說的女子許嫁,其實就是已受納幣之禮。
漢時,對聘禮非常重視,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聘禮多寡不僅體現男方財力以及社會地位,更是體現對女方的尊重。
趙云出身雖低,可而今畢竟是一地封疆大吏,聘禮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一般,甄姜寧愿與父決裂也要同趙云在一起,趙云自然不能讓人輕看甄姜,以黃金千金,良駒百匹,綾羅綢緞百匹為聘禮。
第五禮是請期,也就是挑選成婚的好日子,這一禮表現了人們對婚禮的重視,以及對新婚之人未來的美好期待。
在代城歲末大宴之時,趙云與甄姜成婚的吉日也定了下來,在開年正月二十。
……………….
時光飛逝,一晃就到了公元186年,漢中平三年正月二十日,代郡太守趙云的大婚之日。
覆蓋著冰雪的代城,洋溢著濃濃的喜氣,大街小巷里,張燈結彩,舉城同慶。
代城內,人潮涌動,百姓往來奔走,充斥著歡聲笑語,趙云在代地百姓心中就是戰神,只要有趙云在,他們就能過有生以來,像今年這樣安寧,豐衣足食的日子。
駐扎在空中草原的九千大軍,被召集至代城觀禮,威武雄壯的軍士佇立在街道兩旁,從郡守府一直延伸至城西一座大宅門前。
這座大宅,作為迎娶甄姜的后家。
古色古香的大宅內,一眾婢女侍候在側,兩名風韻猶存的婦人,正為端坐在銅鏡前的甄姜梳妝,只見甄姜身穿一襲大紅霓裳,雙眉如岱,星眸晶瑩璀璨,又含情脈脈;鼻梁挺拔如岳,溫潤的紅唇嬌艷欲滴,白皙如玉的臉頰打上淡淡的嫣紅,煞是美艷,高貴而優雅。
待妝容越發精致,銅鏡前的甄姜,好似想起了什么,星眸中淚珠滾落,神情傷感,她從未想過,自己出嫁這天,身邊竟無一至親相陪,暗自傷感道:母親,您曾對姜兒說,姜兒出嫁時,您要親手為姜兒挽發,姜兒好想您!
“新娘子,這可是您大喜的日子!”正在給甄姜挽發的婦人,發現甄姜突然滾出兩行清淚,連忙提醒。
甄姜這一哭,大家都知道是因為什么,甄姜與父決裂,在代地也不再是什么秘密,試問哪個女子出嫁,不希望有至親相陪在側?
出嫁之時,無至親相送,對甄姜是一生的遺憾,不過想到可以嫁給自己的愛情,她又堅強了起來,輕拭眼淚,她相信終有一日,家族一定會接受她和趙云。
六禮之中最后一禮,親迎,也就是迎親;趙云頭戴進賢冠,身穿玄色禮袍,本就俊美的容顏,更顯無雙。
趙云領著鑼鼓喧天的迎親隊伍來到西城大宅。
少時,美艷絕倫的甄姜在一眾侍女眾星拱月中,出得閨房,趙云一時間看得有些呆了,新娘子果然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這個時代還沒有興起紅蓋頭,在趙云的目光中,甄姜嬌羞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