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父請講!”趙云的目的就是集思廣益,俗話說,一人智短,眾人計長便是這個道理。
“末將認為,我軍應堅壁御敵,抽身回代!”高順抱拳道。
此言一出,趙云星眸陡然一亮。
而左髭、成廉二人則懵了,堅壁御敵,可以理解,就是守嘛!這是高順一貫作風,穩妥的辦法。
至于抽身回代?
就讓二人完全無法理解,抽身?這個身怎么抽?王方這雁門太守不管不顧,躲雁門關內去了,呂布又被打得全軍覆沒了,誰還來接平城塞這缸?
況且,一般人來接這缸,俺們也不放心啊!要是把平城塞給弄沒了,鮮卑人直接殺到代郡家里來。
頓了頓,高順繼續道:“據放走那鮮卑奴供述,拓跋鮮卑舉族兵力應在七萬余,從去年魁頭死后,拓跋鄰揮軍加入草原混戰,這一年下來傷亡在所難免,而今拓跋詰汾全軍覆沒,也就是說拓跋鮮卑如今可用之兵最多不過四萬余,而以平城塞之險,固塞堅壁,足可拒之!”
高順這么說,其實就是反駁了成廉提議,高順認為既然可以擋住拓跋鮮卑來復仇,就沒有必要出塞冒險。
高順又繼續道:“然,代地乃我軍根本,平城亦非久戍之地,我軍若據平城、九陽兩地,不僅兵疲,所耗錢糧甚巨,且曠遲日久。”
高順認為,雖然我們可以守住平城塞,但長時間由代郡兵馬戍守平城塞,不是長遠之計,對代郡是不利的。
“孝父,那我們該如何抽身回代!”這是趙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回將軍,末將認為應把平城塞還給呂布!”高順拱手回道。
還給呂布?
呂布手下兵騎都打光了,把平城塞給他,他呂布拿什么來守?這是在場除高順之外所有人的心聲,就連虞虎都不解的望向高順。
高順馬上解釋道:“呂布如今雖無兵可用,但以呂布在并北的威望,只要有足夠錢糧,很快便能拉起一支實力不俗的人馬,而有呂布駐守平城塞,代郡西面就是安全的。”
高順的意思很明顯,扶一把現在落魄的呂布,讓呂布守平城塞這條口子,代郡人馬就能放心回到代地;但關鍵的一點是要給呂布大量的錢糧,不然呂布怎么招兵買馬。
“二位將軍所言深得吾心!”
趙云撫掌大笑,其實趙云對后續鮮卑人馬并不是太過擔心,正如高順所言,拓跋詰汾這支人馬全軍覆沒,已讓拓跋鮮卑實力大減,就算舉族來攻,以平城塞之固,外加六千余白袍,足可抵擋。現在擺在趙云面前最頭疼的,反而是如何脫身回代,他可不想將自己本就不多的兵力耗在雁門。
回代,當然不是把兵馬一撤就完事,前面也說過,代郡西面與雁門邊境是無險可守的,也就是說平城塞也是代郡西北的門戶,平城塞若破,鮮卑大軍可直接殺入代郡腹部,所以平城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雁門太守王方自己都不管平城塞的情況下,趙云也要馳援平城塞的原因。
平城塞對代郡既然這么重要,這里就需要強軍扼守,白袍軍長期駐守這里,對趙云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一個民薄兵寡的代郡,去守大漢北疆兩道防線?就算趙云愿意,他現在也沒那個實力。
所以,撤軍回代是最符合代郡利益的;而白袍軍要想撤走,那么平城塞就需要一支軍隊頂上去,現今雁門太守王方躲到雁門關內去了,王方肯定不會干。
而高順提起呂布,讓頗為頭疼的趙云豁然開朗,不禁暗道:我怎么把呂布這頭猛虎忘了,他現在雖然很落魄,但只要幫他一把,代郡西面就安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