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沒想到妻子會提起這事,當初日夜兼程南下毋極,若非他領兵殺至,不說甄氏被滅,至少毋極城是沒了;可是得救的甄逸不僅沒有半句謝言,還把他的人全部逐出毋極城關上城門。這就給人一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
當時,趙云心中自然是有氣的,不過現在嘛,也就沒有掛在心上了;因為盧奴城的錢糧全靠甄氏出動八千幫傭相助,才能運入常山關,這個情,趙云自然是要承的,而且現在甄姜又懷了他的孩子,所以氣自然就消了,趙云笑道:“我才不和他老人家計較呢,誰讓我拐了他寶貝女兒!”
“你不說我還差點忘了!”
甄姜聽趙云這么說,也就安心了,隨即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轉過身子在被窩里挽著趙云頸子,直勾勾地盯著趙云道:“你老實說,我們第一次見面,是不是就沒安好心?”
她想起了第一次和趙云見面的場景。
當年,趙云為了故意接近甄姜,讓左髭扮黃巾軍去滹陽渡埋伏,配合趙云英雄救美,結果左髭被大批甄氏護衛給嚇著了,還未動手就落荒而逃,而趙云又不知道左髭跑了,還興匆匆跑去滹陽渡英雄救美,結果被甄姜抓個正著。
聽甄姜提起這事,趙云大囧,訕笑道:“提這陳年舊事干嘛?”
“快說,是不是一早就對我不安好心?”甄姜可不依。
“嘿嘿!有那么一點點!”趙云無恥地笑了笑,咸豬手攀上了女峰。
“就知道你沒安好心!”
甄姜白了趙云一眼,笑道:“不過,偷偷告訴你,我那時也看上了你!”
趙云聞言大笑,被白富美看上的感覺,真爽!
…………….
第二天,天剛見亮,趙云向東面五阮關行去,按照他的行程安排,視察五阮關后,在暴雪來臨之前,就要回到代城。
此行,典韋依舊率領虎衛跟隨。
五阮關,秦時稱上谷關,光武帝劉秀奪取天下后,稱五阮關;元朝之后稱紫荊關,一直沿用至后世。五阮關與居庸關、倒馬關在明朝時期合稱內三關,是拱衛京畿的要地;而倒馬關,也就是趙云派遣成廉占據的常山關。
五阮關,自古便是進出太行山的交通要沖,位于太行八徑第七徑蒲陰徑東段口,乃天下九塞之第四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趙云以防備叛軍為由,派遣左髭拿下此關,防備幽州叛軍為其一,更重要的是掌握此關,便掌握對幽州的主動權,待天下大亂后,進可攻退可守,使他的勢力范圍處于絕對的安全。
而在二張造反這個天賜的借口下,不將此關控制在手里,那就白瞎了穿越者的身份。若是等到兩年后,出兵拿下此關,豈能像現在一樣兵不刃血?
從廣昌到五阮關,沿淶水河谷一路向東,全程總長一百二十余里,古道兩邊崖壁峭矗,狀如列屏,猶如在深淵中穿行。(注:淶水即后世拒馬河,廣昌縣后世叫淶源縣,就是取淶水源頭之意。)
中午時分,趙云抵達五阮關,五阮關坐西朝東,北臨淶水,關城雄踞于紫荊嶺上,群險翼庇于外,山谷崎嶇,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在明清時期有畿南第一雄關之稱;此關若破,京畿大開,再無險可守。
“末將程蒼!參見府君!”
得知趙云親臨,左髭領著一隊甲士開關相迎。左髭本名程蒼,據他說祖上曾是前漢名將程不識,后來家道中落,一代不如一代,等傳到他這一代,更是加入黃巾造反。
而左髭自從歸順趙云后,一直忠心耿耿,恪盡職守,現已是代郡校尉職,是名副其實的將軍。左髭與諸將最大的特征,就是右臉上罩著半張鐵面具,諢號鐵面將軍。
五阮關屬于幽州涿郡轄下,趙云出兵控制五阮關轟走了涿郡駐兵,涿郡太守并未像雁門太守王方那樣,要去告御狀;而是出奇的沉默,好似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趙云認為,涿郡太守韓卓并不是不當一回事,而是韓卓一心對抗叛軍主力,實在沒時間管五阮關。
進入關城后,趙云攜眾登上高聳的關城。展目望去,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層巒疊嶂,淶水浪高水急,濤聲滾滾,五阮關形如天塹;不愧有天下九塞之第四塞之稱。
掌控如此天險,雄視幽燕,趙云心中豪氣萬丈,激昂道:“萬里蜿蜒壁,千峰擁塞門;風雄秦上谷,氣壓趙樓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