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兩輪箭雨打擊,致使叛軍陣型大亂,恐懼充斥內心,很多人嚇得止步不前。
“廢物!”
叛軍后方督戰的蹋頓大怒,氣得大罵廢物,惡狠狠道:“怯弱者死,弓箭準備!”
蹋頓的命令,很快傳入叛軍耳中,李青回首一望,嚇得面色如土,只見后方烏桓人紛紛彎弓搭箭對準了他們的后背,李青心頭暗罵不止,可也只能硬著頭皮,帶領部下往前沖,而只有五百弓箭手的他,非常的被動,五六十步的距離,讓他仿若走了幾個世紀。
當叛軍踏入那數米寬一米深的壕溝時,李青手下的兩千人,折損已超四成,但在后方烏桓人的威懾下,他們只能前進,豎起一架架長梯搭上壁壘。
而壁壘后面,白袍軍弓箭手后撤,時刻注視叛軍后方的烏桓騎,一旦烏桓騎進入射程,便會予以打擊,至于抵擋叛軍攻打壁壘,則交由一千刀盾兵與一千長槍兵。
壁壘爭奪戰,轉眼爆發,兩千白袍軍對一千兩百余叛軍,而且白袍軍還占據一定地利,只見,一架架搭上壁壘的長梯被斬斷,鋒利的刀槍收割著一個個心懷恐懼的叛軍,戰斗從一接觸幾乎就是一邊倒。
“呃啊!”
蹋頓怒不可遏,他知道,再怎么打下去李青的兩千人全部得打光,也奪不下壁壘,他當然不是心疼這兩千人,而是讓他惱恨眼前這道嗜人的壁壘。
張顏該死!
蹋頓怒目猩紅,惡狠狠道:“傳令放箭!”
烏桓騎所在的距離,箭矢剛好可以打擊壁壘的位置,那個地方正是叛軍與白袍軍交戰的區域。
“注意隱蔽!”時刻注視戰局的趙云,喝令道:“傳令后撤!”
從發現烏桓人驅趕叛軍來攻時,趙云就猜到了這種情況;烏桓人與張舉茍合,完全是為了利益,根本沒有什么情誼而言,他們會對叛軍下手,趙云一點也不意外。
幸好趙云早有準備,當五千烏桓人箭如雨下時,壁壘上的兩部白袍軍甲士,舉盾掩護緩緩后撤…..
而壁壘外的叛軍就沒有這么好運,鋪天蓋地的箭雨,瞬間收割一大片生命,李青額頭青筋暴露,手中長刀打落箭矢,踏著一架長梯滾入壁壘內,幸存的叛軍大多也翻進了壁壘。
“我們投降!”
進入壁壘,李青扔掉手中的長刀,舉著雙手拔腿向陣型嚴整的白袍軍駑兵奔去;幸存的叛軍兵卒有樣學樣,紛紛扔掉兵器,拔腿跟上李青,他們都知道再不逃離這個位置,就是烏桓人的第二波箭雨,如果不扔掉兵器,那么馬上就要近距離迎接白袍軍的駑箭。
幸存的叛軍扔掉兵器,弩兵隨即隱入盾墻,一桿令旗揚起,只聽左髭大喝道:“刀盾上前,弓箭手準備!”
喝!
兩千弓手弓如滿月,齊齊大喝。
蕭山手中令旗一斬,喝令道:“放箭!”
在弓箭手掩護下,猶如烏龜殼的刀盾方陣,快速推進至壁壘后面,據壁而守。
壁壘外,蹋頓見白袍軍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整隊,知道時機已失,遂不再壓進,因為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族人下馬去攻擊漢軍壁壘的。
這場試探性的攻擊,葬送了廣陽東門兩千叛軍,蹋頓雖然不心疼,但內心也有種深深的恐懼。
隨后,五千烏桓騎退入廣陽城。
有壁壘阻隔,趙云也不可能下令追擊,因為圍,他已經做到,那么接下來就該….打援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