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靈丘官府幫著安置難民,趙云壓力大減;境內荒蕪的土地,在逐步丈量,第一批分得土地的難民喜笑顏開。
但他們知道,這一切都因為一個人的到來:代郡太守趙云。
沒有趙云,他們還是食不果腹的無根萍浮。
至于幽州的太守,跑到冀州安置他們,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會去想,一個外州外郡太守為何能插手他郡之事,只會覺得縣令的上級就是太守,趙云管靈丘令理所應當。
安置難民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趙云在靈丘待了半個月后,向東面廣昌而去…….
靈丘最多只能安置兩萬百姓,剩下的趙云打算安置在廣昌,他要去找妻舅張巡談談。
北方的每一個縣,因大漢的衰落,都有人口的流失,廣昌也不例外。
進入廣昌城,趙云直接去了縣署,張巡見趙云風塵仆仆而來,連忙將趙云請入書房。
一番客套后,趙云提及自己的來意,張巡略作思索就答應了。
趙云給張巡承諾,安置難民的錢糧皆由他出,張巡哪能不答應,民在他治下,花費的錢糧趙云出,想想都是穩賺不賠;況且與趙云還有一層親戚的關系,這事兒就落實了。
這幾年趙云廣納流民,張巡也看出趙云所圖甚大,語氣關心道:“子龍驍勇善戰,一代英杰,但做任何事情,都應細細思量,切勿操之過急!”
“舅父之言,云謹記!”趙云躬身一禮。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只要有心人仔細觀察,也能發現其志不小。
“如此甚好!”張巡點了點頭道:“若有用得著舅父的地方盡管開口!”
張巡答應接收難民,趙云第二天又快馬趕回靈丘,將后入關的難民,指引去廣昌。
這時,他也收到了并州方面的消息,并州刺史丁原,整合上黨、太原、雁門三郡兵馬,再加呂布的五千兵騎,共計四萬大軍,在太原郡茲氏縣大敗南匈奴,南匈奴殘軍向西退回美稷王庭。
而白波賊首郭太見南匈奴戰敗,膽顫呂布無雙之威,亦撤回河東白波谷,
至此,歷經數月之久的并州內亂,落下帷幕。
丁原擊敗叛軍,并州人心漸穩,雁門百姓自然不會再想著逃離,瓶形寨也不再有難民涌來。
又過了一個月,靈丘、廣昌安置難民接近尾聲,兩縣新造名冊,共計四萬五千余人。
也就是說,靈丘安置兩萬,廣昌安置了兩萬五千余人,加上兩縣原有的人口,兩縣人口總計近十三萬人,已經達到飽和,若是再多的話,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土地也養不活更多的人了。
安置這幾萬人,趙云同樣是下血本,耗費二十萬石糧,數千萬錢;加上平日里三關軍士消耗,廣昌囤糧已不足五十萬石,不到一年時間差不多縮水一半。
處理完難民安置問題,趙云回到代城已經是八月,最炎熱的時節已經度過。
特別是甄豫,天天奔波在流民之中,早已沒了俏郎君的模樣,原本白凈的臉,現在和農夫有得一比。
當甄姜、甄脫姐妹倆看到甄豫時,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還是我們甄氏嫡長公子嗎?
姐妹倆心疼的不得了,甄脫更是嗔怪趙云故意整甄豫。
趙府后院里。
“二姐,這是阿豫自動請命的,不就曬黑了嘛!”
甄豫一臉無所謂,興奮道:“這兩個月是阿豫過得最精彩的日子!姐夫,以后安置難民,一定記得叫上我!”
說著,看向趙云。
“哈哈哈!下次一定叫你!”
趙云爽朗大笑,甄豫這不怕吃苦的勁兒,他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