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東門,蒼龍門處,廝殺聲震天………
城中朝堂公卿,聞訊駕車疾馳而來,大街上車馬喧囂,趕在最前方的太中大夫楊彪跳下馬車,疾步向何進跑去,口中大呼:“大將軍,不可如此,不可如此啊!”
聽到后方動靜,何進回首望去,只見楊彪提著衣擺,光著雙腳正向他跑來。楊彪后面,是無數公卿大夫,個個神色惶恐,一臉焦急。
“閹豎謀逆,挾持天子,諸公速來相助!”何進高聲呼喊。
閹豎謀逆,挾持天子?
楊彪微愣,馬上反應過來,這不過是何進沖擊宮門的借口罷了!
誅殺宦官,楊彪一百個同意,但沖擊宮門,還是讓他難以接受,這形同造反吶!
“大將軍,不可……”
楊彪話還未說完,何進冷冷道:“吾聞樊德云數次拜訪文先,可有此事?”
楊彪一驚,額冒冷汗,躬身施禮道:“大將軍明見,絕無此事!”
樊德云,名樊陵,著名隱士樊英之孫,家世清名;可傳到樊陵這代,樊陵卻是個活脫脫的官迷,為了在仕途上有一番成就,眼看靈帝寵信十常侍,樊陵不惜辱了祖父英名,死命巴結宦官。
后來,他見曹操老爹花錢買太尉,他也花錢買太尉,順利接了曹嵩的太尉,可這畢竟是劉宏斂財的手段,樊陵屁股還沒有坐熱乎,就被劉宏找個借口罷免了,樊陵也成了東漢歷史上,擔任三公時間最短的人。
花錢買官本來不是多難看的事情,畢竟樊陵前面還有段颎、張溫、崔烈,曹嵩等人買太尉做榜樣,可壞就壞在,樊陵是巴結十常侍買的太尉,為此被士族極為不齒,把樊陵歸與閹宦一黨。
何進這么問楊彪,其實就是在威脅他,你再阻止,我就相信傳言,樊陵常去拜訪你,你也是閹黨,不然你怎么會阻止我除閹豎?
楊彪不敢吭聲,他弘農楊氏雖有關西孔子之稱,但何進此時權傾朝野,又有關東士族支持,他是惹不起的,要是何進真給他冠上閹黨的名頭,那麻煩可就大了,所以閉嘴是最明智的。
少傾,太傅袁隗、太尉劉虞、司空劉弘、司徒丁宮,尚書盧植、太常馬日磾、光祿勛趙謙、等一眾朝堂公卿相繼抵達,盧植本來想去阻止的,馬日磾連忙抓住盧植的手,對盧植搖了搖頭。
其他士大夫見這幾個大佬都不吭聲,也紛紛閉口不言,畢竟宦官乃士人死敵,他們沒有此刻拍手叫好,都是在顧及皇家威儀。
三校西園軍在前猛攻蒼龍門,無數公卿在后駐足觀戰,這對至高無上的皇權,無疑是巨大的諷刺。
……………….
同一片夜空下……
小平津關。
寬闊的河面籠罩在霧靄之中,南岸的邙山,在無數火把映照下,隱隱約約….
此刻,趙云麾下兩萬白袍軍,正連夜架設浮橋…
小平津關同屬雒陽八關之一,與東面孟津關相距二十余里;地理位置與孟津關很相似,同樣是北瀕黃河,南依邙嶺,以山河之險,固京畿安寧。
那為什么要加個“小”字呢,沒到小平津關時,趙云也很想知道。
可是到了之后,他就明白了,確實很小,這是一個極小的渡口,正是因為小,反而比孟津關還要險要。
而越是險要的地方,也就越不利于通行,好在小平津守將,看過太后手諭后,當即放行,并將南岸停靠的大批渡船,給趙云使用。
于是,趙云命麾下大軍將渡船串連,搭建浮橋。
眼看浮橋即將完成,趙云顯得很激動。
就在這時,霧氣彌漫的邙嶺山道中,馳來數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