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郡,合亭。
一騎快馬,手持銅牌,馳進寨墻高聳的軍營。
這里是皇甫嵩三萬大軍的駐扎地,位于渭水南岸,對岸就是武功縣。
騎士至中軍大帳外,滾落馬鞍,舉著令牌沖進大帳,對帳中注視輿圖的精悍老將,單膝跪地道:“啟稟左將軍,京兆尹八千大軍,打著將軍旗號,向東而去!”
“嘭~”
帳中,精悍老將一巴掌拍在案上,怒不可遏道:“蓋元固,安敢如此?”
此人,便是漢末第一名將皇甫嵩。
皇甫嵩,字義真,涼州安定人,出身將門世家。
其父曾官至雁門太守,而其叔乃涼州三明之一的度遼將軍皇甫規。
皇甫嵩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東漢末年被譽為救火將軍,其用兵如神,為大漢續命數十年。
五年前,平黃巾,威震天下。
去年,平三輔十萬西涼叛軍,戰功彪炳,世之名將。
后世帝王,追封其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趙云去年曾在幽州質問孟益,“廣宗三十萬枯骨,可安天下”的主人公,就是皇甫嵩。
皇甫嵩乃當世名將,也是當世人屠,其殺心極重。
當年,皇甫嵩在潁川大破波才,俘虜數萬黃巾,盡數屠戮,隨后破卜己,破張梁,幾乎是平一處黃巾,屠一處黃巾,而且還附帶造反者的家人。
用皇甫嵩的話來說:猛藥去疴,重典治亂。
而他,只受君王令,殺盡叛逆者!
蔡邕等人的書信,已經送來幾日,但他只看了一眼,就直接扔進了火爐里。
因為他是一名純粹的軍人,只認君王令,其他的一概不理。
京兆尹蓋勛在前日,也專門跑來找過他,勸他起兵東進救出少帝,可他拒絕了!
還是那個理由,只受君王令。
然而,讓皇甫嵩沒想到的是,蓋勛今日,居然打著他的旗號,盡起京兆尹之兵,壓進雒陽,真是膽大妄為,豈有此理!
“將軍!”
皇甫嵩正氣憤間,長史梁衍聞訊趕來。
“長文,你也是來勸我的?”
皇甫嵩面相剛武,不怒自威,渾身上下有種懾人的殺伐之氣。
梁衍一臉懇切,道:“將軍忠貞為國,世之名將!而今,董賊妄行廢立,禍亂朝綱,人人得而誅之,此正是將軍,盡忠之時!”
“長文,我們是軍人!”
皇甫嵩抬起懾人的虎目,用不容質疑的語氣,喝道:“聞令而動,才是軍人的天職!”
皇甫嵩身上的殺伐之氣,令人如臨九幽,但梁衍仍壯著膽子,道:“今君王束于賊人之手,不知將軍聽何人的令?”
皇甫嵩虎目一凜,向上拱手道:“本將自是聽天子令!”
“此時的天子令,便是董賊令,將軍安能不知?”
梁衍心中氣急,將軍竟如此固執。
“勿要再說!”
“將軍!”梁衍還欲再勸。
“退下!”
皇甫嵩怒吼一聲,他怎會不知此刻的天子令,便是董卓的令?
但是,他有他的顧慮。
梁衍暗自搖頭,躬身退出大帳。
………………
京兆尹,渭橋。
蓋勛領著八千大軍向東行去,大隊里打著皇甫嵩的旗幟。
“父親打著左將軍旗號,就能逼得皇甫將軍出兵嗎?”
將旗下,長相剛毅的蓋勛頂盔摜甲,身側一名年輕將領,出言問道。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