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磾走后,趙云急書一封,讓魏越趕緊將信件傳去河內,命退回野王城的一萬五千大軍,即刻兵進溫縣。
同時,又命甄豫聯合蔡邕,舉河內之兵殺向溫縣。
趙云此舉的目的是,防止董卓將溫縣呂布調回雒陽,畢竟現在雒陽不是一般的空虛。
但是,只要他的一萬五千大軍重新壓向溫縣,再加上河內軍,呂布就只能乖乖躲城里,不敢出城南渡。
………….
太尉府。
趙云準備再次困住呂布,而董卓與李儒翁婿倆,也要傳令呂布南渡,回師雒陽城。
因為郭汜丟失宜水大營,逼得他們不得不再調一萬兵馬支援宜陽防線,這就導致雒陽城此刻兵力非常空虛。
而這,對董卓來說存在太多的不穩定性。
所以,他必須調回呂布。
“來人,即刻傳令呂布,撤回雒陽!”
董卓語氣凝重;皇甫嵩給了他太大的壓力,特別是宜水大營丟失,局勢對他越發不利,一旦皇甫嵩攻破整個宜陽防線,兵鋒將直抵雒陽。
戰國時期,七雄之一的韓國,正是因為丟失宜陽防線,才導致一蹶不振。
而董卓若失宜陽,那可能就是傾覆。
所以,董卓必須將皇甫嵩擋在宜陽,哪怕是拼命。
董卓下令撤回呂布,閣中恭候的文吏,連忙躬身退下。
文吏走后,李儒對董卓憂心忡忡道:“岳翁,皇甫嵩麾下三河銳士,乃百戰精銳,戰力冠絕天下!如今胡軫雖去,恐怕也難以持久!”
“文優打算待呂布回來,把呂布也調去宜陽?”
董卓看向李儒,如今,胡軫雖然領一萬兵力支援宜陽,但加上徐榮手中剩下的兵馬,也不過三萬。
而且,宜水大營告破,己方士氣低落,胡軫、徐榮等人還真擋不了皇甫嵩多久。
“不!”
李儒搖了搖頭,道:“呂布就算回來,也不能調走,他的人馬需屯駐雒陽,震懾朝堂!
如今,不得已派胡趁支援宜陽,李儒是忐忑不安的,他最擔心的是朝堂公卿見雒陽空虛,又會躁動起來,
因為,這些看不見的危機,也可能是致命的。
“那你說該怎么辦?”
董卓干脆把難題拋給李儒;照當前局勢下去,宜陽肯定守不了多久,但又不能把呂布調去宜陽,那怎么辦?
“岳翁可想過,皇甫嵩出兵的根本原因?”李儒望向一臉無奈的董卓。
“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
董卓大手一擺,都這時候了,他才懶得去想皇甫嵩殺來的原因。
“昨日小婿得到消息,皇甫嵩起兵是在皇甫康死后,而之前我們得到皇甫嵩起兵的消息,根本就不是皇甫嵩,而是函谷關外的蓋勛,是他打著皇甫嵩的旗號,誤導了我們!”
李儒心中越發不安,他感覺京中好似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推動這一切,而皇甫康的死,也絕非巧合。
“蓋元固這個狗賊!”
董卓也有一種上當的感覺,他終于想明白,為何傳來的消息說,皇甫嵩大軍行到弘農停了好多天,很顯然是蓋勛停在弘農等真正的皇甫嵩。
“岳翁!如此看來,皇甫康的死不是偶然,而是他人設的局!目的是要皇甫嵩痛失幼子,怒而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