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卻因趙云這個變故,蔡邕才被董卓任命河內太守,成了一方諸侯。
當然,蔡邕是不知道的。
此刻的蔡邕,正在郡府埋頭處理政務。
一名小吏趨身小跑而來,對蔡邕躬身施禮,道:“啟稟府君,有一人稱是府君故友,特來求見,已在客廳等候!”
聞言,蔡邕放下筆,連忙起身向郡府會客廳走去,道:“為何不早點來報?”
蔡邕海內大儒,結交的友人沒有一千,也有上百;而蔡邕奉行君子養心莫善于誠!
他聽故友已至客廳等候,因沒有親自府門迎接而愧疚,故而問小吏為何不早點來報。
少傾,蔡邕跨入客廳大門,只見客席上,昂首挺胸跪坐一人。
此人,細眼長髯,方臉高鼻,一身英雄氣概。
蔡邕頓時面上大喜,剛要開口,不想反被此人搶了先。
“哈哈哈!”
此人放聲大笑,從坐席起身,對蔡邕躬身一禮道:“伯喈公,別來無恙乎?”
“有失遠迎,孟德見諒!”
蔡邕躬身回禮,語氣激動。曹操與他亦師亦友,可謂是忘年之交。
之前,曹操逃離雒陽后,蔡邕一直掛心曹操安危,此刻再見曹操,蔡邕豈能不激動?
“不請自來,還望伯喈公勿怪!”
曹操又是躬身施禮。對于蔡邕,曹操一直當作恩師對待,非常恭敬。
歷史上,蔡琰落入匈奴十二載,曹操感念蔡邕無子嗣,不惜花重金贖回蔡琰,表達時刻不忘蔡邕對他的傳教之恩。
“孟德能來,吾心甚喜!”
蔡邕上前扶住曹操,關切道:“近來可好?”
曹操逃離雒陽前,曾打算行刺董卓,不僅沒有成功,還被董卓察覺了,嚇得曹操改頭換面,狼狽不堪的逃離雒陽。
曹操逃走后,董卓心頭大恨,下令全國通緝曹操。
“勞伯喈公掛心,操甚好!”
曹操心懷感激之情,喜道:“操已募集五千義士,隨時聽候伯喈公之令!”
趙云與蔡邕聯手傳檄天下,起兵伐董,曹操是第一個響應的,蔡邕之前已經收到曹操派人送來的響應書信。
所以,曹操說隨時聽候蔡邕之令。
“孟德忠義之士也!”
蔡邕沒想到以逃亡之身的曹操,居然募集了五千兵力,大喜過望。
“蔡公傳檄天下,匡扶漢室,士人之楷模也,操安能不助之?”
曹操心中激蕩,熱血澎湃;此時的曹操,滿腔報國之志,懷匡扶漢室之心。
而蔡邕與趙云聯手傳檄天下,蔡邕只是單純地想要匡扶漢室,倒沒有其他的心思,曹操夸他士人楷模,蔡邕還是很高興的,說明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對曹操道:“孟德快請坐,你我數月不見,應對席而談!”
“故所愿也!”曹操順勢坐下,喜不自禁。
蔡邕與曹操對席而坐,聊起了這幾個月的事情;曹操最感興趣的,自然是趙云與蔡邕等人謀劃救少帝的細節,聽得那是津津有味,對趙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當聽到劉辯被董卓下毒時,曹操更是拍案大罵董卓,發誓要將董卓千刀萬剮,以泄心頭之恨。
后來,曹操又問起,白袍軍與并州軍在河內的作戰細節。
蔡邕將自己所知全部告知曹操,曹操聽后,不禁贊嘆道:“趙州牧運籌雒陽,戲呂布匹夫于河內,當真是用兵如有神助,當日雒陽被逐,操不冤也!”
趙云身在雒陽,遠程操控河內戰事,弄得呂布損兵折將,灰頭土臉,最后還把呂布被困的動彈不得。
曹操自問,若是自己,也無法比趙云取得更好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