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想找趙云單挑證明自己,而趙云離會盟地點酸棗,也越來越近…..
河內郡,汲縣境內,黃河北岸。
經過三日行軍,趙、蔡二人麾下兩萬大軍,抵達延津渡對岸。
延津渡,是古黃河的一處重要渡口,位于陳留郡酸棗縣北,是勾連河北與中原的交通要津,有鎖中原之門戶,扼黃河咽喉之稱。
和平年間,延津渡是商賈集散之地,人流不息;戰亂一起,延津渡乃兵家必爭之地,吳起屯兵、蒙驁伐魏,都曾在此留下歷史的痕跡。
蔡邕是河內太守,出兵前,便向汲縣傳令,收攏渡船助大軍南渡。
此時,趙、蔡麾下大軍,開始有序登上渡船,向南岸駛去……
趙云與蔡邕乘騎佇立河畔,看著滿載的渡船,漸漸駛入對岸;蔡邕惆悵道:“兵戈將起,非吾所愿也!”
趙云望著寬闊的河面,正聲道:“董賊禍國殃民,謀害至尊,此乃國賊,安能不戮之?”
這段時間,蔡邕常常發出這樣的嘆息!
趙云知道,蔡邕討伐董卓的心動搖了,因為蔡邕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不愿意看到戰火彌漫,生靈涂炭。
而這,已是趙云好幾次寬慰蔡邕了!
趙云再次提及董卓謀害至尊,蔡邕松動的心,又堅定起來,憤恨道:“董賊罔顧天恩,其罪當誅!”
趙云微微拱手,不再言語!
大軍渡河,不僅僅要運送軍士過河,還需要運送各種軍械輜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用了整整一天,也并未完成。
天黑后,渡河停止,蔡邕過河負責南岸,而趙云停在北岸。
以今天的渡河進度,趙云估計,起碼還要一小半天,才能全部抵達南岸。
安排好渡口事務,趙云回到自己大帳,剛坐下喝口茶,斥候營統領張烈求見。
“坐下說!”
趙云放下茶碗,提起茶壺,倒了一碗茶,推向案桌前的張烈。
張烈依言坐下,躬身接過茶碗,飲了一口茶,道:“州牧,末將剛得到一個消息,冀州那邊出事了!”
趙云頓住了茶碗,看向張烈道:“什么事?”
“一個多月前,冀州牧韓馥邀冀州各郡太守至鄴城,商議伐董一事;安平太守徐升因曾有閹宦背景,不敢前往鄴城;可沒過兩天,竟懸梁自盡了!”張烈頗為驚疑道。
徐升自盡了?
趙云有些震驚!前年在幽州戰場,徐升害怕遭到他郡太守排擠,死皮賴臉的與他同進同退。
而以趙云對徐升的了解,這樣的人,你讓他自殺,他能下得去手?
“誰接手了安平軍?”
趙云不相信徐升是自殺,那么,誰接手了安平軍,誰的嫌疑就最大。
“這個……沒有消息傳來!”
張烈搖了搖頭,又道:“還有一事,巨鹿郭府君從鄴城回去后,也病了!”
徐升死了!
郭典病了!
兩件事湊一起,讓趙云嗅到陰謀的味道!冀州是河北經濟人口第一大州,黃巾起義前,人口高達六百萬。
而巨鹿與安平兩郡,位于冀州中心,特別是巨鹿太守郭典,因有平黃巾之功,在冀州威望極高,無疑會成為有些人的阻礙。
韓馥,是你嗎?
趙云拳頭捏得咯吱作響,郭典予他有知遇之恩,毫不夸張的說,當年若非郭典,他很難走到今天!
前年在幽州與郭典相見,趙云更是向郭典行跪禮,表達他時刻不忘郭典對他的恩情。
聽到郭典病了,趙云心中變得難受起來。
對張烈道:“吾妻族乃河北豪強,消息靈通!即刻派人前往中山,打探消息!同時派人去巨鹿,看望郭府君,了解具體情況!”
說到這里,趙云鷹隼般銳利的眸子中,蕩起寒芒,厲聲道:“誰敢伸手,就砍了他!”
“諾!”
張烈躬身應命,快步退出大帳。他深知自家州牧與巨鹿太守郭典,曾有段情同父子的時光。
那么,誰敢對郭典下手,就是白袍軍必殺之人。
…………..
黃河南岸,延津渡口,成為蔡邕的駐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