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大多諸侯,饒有興致的看好戲,蔡邕急喝道:“大堂之上,成何體統?還不住手!”
這事要是傳出去,那可真是丟臉。
此刻,大堂門口,典韋一對二,與關、張纏斗起來,不落下風,可見典韋徒手戰力之強。
另一邊,劉備對上紀靈,有點吃虧,面頰挨了兩拳,有些狼狽。
蔡邕一喝,沒起到作用,這讓大儒蔡邕也怒了,對堂外大喝道:“方悅何在!”
一直在堂外的方悅,早就看出打斗這幾人都不是易與之輩,干脆領著一隊甲士逼近,喝道:“再不住手?莫怪弩箭無眼!”
嘩啦一聲,五百河內軍中,百名弩兵,端起軍弩,對準了打斗的幾人。
這下就連張飛也害怕了,他們入縣署前,都被下了武器,若是現在百弩齊發,準變刺猬。
典韋剛才也聽到了蔡邕的怒喝,蔡邕的面子,他必須給,主動拉開距離,與關、張二人脫戰。
劉備與紀靈,也各自分開,劉備挨了兩拳的臉頰,變得一青一紫,腫了起來。
“還不滾?”
袁術非常看不慣劉關張三兄弟,怒聲呵斥。
劉備面色鐵青,他一腔熱血前來會盟,沒想到竟遭到如此折辱,心中恨極了一眾諸侯,他意識到,這個世界,只有強權,沒有公理。
“走!”
劉備拉著憤憤不平的關張二人,向城外走去。
曹操張了張嘴,化作一聲嘆息;若不是那黑廝,他還能留下這三人;可那黑廝身份低微,又受不得氣,竟敢與諸侯大將動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曹操很清楚,若是他再出言挽留劉備三人,必定得罪袁術、趙云二人,為了這三人,得罪兩大諸侯,得不償失。
剛毅俊朗的公孫瓚,其實也是曹操這個想法,他沒必要因此得罪兩鎮諸侯,也覺得張飛那黑廝,天生就是壞事的。
一場鬧劇結束,袁術再次將今天的核心提出,說道:“伯喈公德高望重,又傳檄天下伐董,我意由伯喈公擔任盟主!”
蔡邕一驚,袁術不是覬覦盟主之位嗎?為何….?
袁紹面色一沉,若是袁術與他相爭,他有絕對的信心,可蔡邕作為長輩,又是名滿天下的大儒,不是說袁紹名望不如蔡邕,而是蔡邕做為長輩,他與之相爭,反而會令天下人說他袁本初,不尊長者。
“請伯喈公擔任盟主!”
公孫瓚、孫堅、張揚三人馬上表態支持,附和袁術。
曹操望了一眼袁紹,讓他在蔡邕與袁紹之間選擇,他自然選與他有管鮑之交的蔡邕,拱手道:“請伯喈公擔任盟主!”
曹操表態,張邈、張超兩兄弟也支持蔡邕,鮑信是曹操鐵粉,也跟著支持蔡邕。
一下子,就有八鎮諸侯支持蔡邕擔任盟主,趙云亦拱手道:“請蔡公擔任盟主!”
這下已經是九鎮諸侯,袁紹雖然不甘心,但已經是大勢所趨,他已經沒希望了,總不能恬不知恥的給自己投票吧!
所以,袁紹干脆道:“請伯喈公擔任盟主!”
袁紹一表態,就是十鎮諸侯通過;剩下的七鎮諸侯,也表示支持蔡邕為盟主。
事已至此,蔡邕也無法推辭,起身對眾諸侯,拱手作揖道:“蒙諸君幸賴,邕之幸也!”
眾諸侯連忙起身,躬身相請,道:“請盟主入上位!”
蔡邕已經是大家選出來的盟主,自然應該坐上大堂上首,號令群雄。
這時,蔡邕沒有推辭的理由,大步走到大堂上首,面南而坐。
“參見盟主!”
眾諸侯對著堂上端坐的蔡邕,躬身一拜。
“諸君免禮!”
蔡邕雙手虛扶,心中激蕩,他從未想過,他能坐上盟主位。但他知道,這一定有他女婿趙云,在后面推波助瀾。
“謝盟主!”
十七鎮諸侯齊齊唱謝;袁術側首望了一眼面無表情的袁紹,冷冷一笑,暗道:我得不到,你也別想。
接著,蔡邕以盟主的身份下令:三日后,誓師伐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