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典韋與賈詡,領一萬三千豫州軍,屯駐中牟西面的圃田澤,切斷呂布西面糧道。
而趙云自己,領近四萬聯軍,將中牟城北、東、南三面合圍,加上西面的圃田澤駐軍,相當于將呂布圍死在中牟城。
將呂布圍住,趙云沒有對中牟發起攻擊,而是在城外高筑壁壘,一副將呂布困死中牟的架勢。
另一邊,呂布擔心這是趙云故意誘他出城,便不予理會,反正我糧草充足,城高墻厚,就慢慢和你耗。
數萬聯軍在中牟城外高筑壁壘,而趙云則帶著麾下兩千天狼騎,繞過中牟,向西面管城襲擾。
其實,徐榮派遣呂布駐軍中牟,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威懾關東聯軍,使其不敢貿然越過鴻溝西進。
而現在,趙云將呂布困死在中牟,呂布這威懾,相當于被抹去。趙云再以高機動性的騎兵襲擾管城一帶,迫使徐榮增兵管城。
管城是熬倉、隴城三地,離東面鴻溝最遠的一座城;徐榮在滎陽一帶手中兵力就三萬。
如今,趙云襲擾管城,徐榮肯定不能坐視,那么熬倉、隴城兩地的防御能力,就會相應減弱,這就為東岸聯軍,創造西進的條件。
當然,徐榮也可以不增兵管城,死守管城。
但是,徐榮不敢這么做,如果他不增兵管城,遏制趙云襲擾,那么管城的作用就失去了,東岸聯軍能在管城一帶順利渡過鴻溝,鴻溝防線的作用將蕩然無存。
此刻,徐榮在惱怒呂布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趙云帶給他的壓力,不禁暗道:這果然是一頭狼。
以徐榮的計劃,呂布駐軍中牟,猶如一把利劍懸在關東聯軍側后,使得關東聯軍不得不先下中牟;再以關東諸侯貌合神離的形態,是很難形成統一的指揮,拔掉呂布這把利劍。
但是,徐榮沒想到趙云如此很辣,一州之牧說砍就砍,不到半個月就弄掉兩鎮諸侯,將數萬聯軍牢牢抓住手里,如臂指使。(徐榮同公孫瓚的猜想一樣,都懷疑是趙云弄死了孔伷)
呂布被困中牟,不僅粉碎了呂布對聯軍的威脅,還使得本就兵力不足的徐榮,少了一支強軍。
說實話,徐榮有些后悔派呂布駐軍中牟,也讓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對付代北這頭惡狼。
對徐榮來說,滎陽防線不容有失,一旦失去,那么他只能退往成皋一線(即虎牢關),成皋雖然更加艱險,但卻失去了反攻的機會。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徐榮是不會選擇退往成皋,況且現在一仗未打,安能言退?
趙云以高機動性騎兵襲擾管城一帶,徐榮便打算派遣精銳的三河騎士,前往管城遏制趙云,領軍主將乃是皇甫嵩之侄皇甫酈。
皇甫酈西涼人,今年三十有四,少時投軍,入伍已有近二十年,跟隨其從父皇甫嵩東征西討,是一員沙場悍將,對騎兵運用頗有章法。
皇甫酈得到徐榮的命令,當即領三千驍騎奔赴管城。
滎陽距管城只有三十余里,三十余里對于騎兵來說,就是幾刻鐘的事情。
管城南郊。
趙云的兩千天狼騎,正在此處休整。
何為襲擾?
自然是襲擊騷擾,對管城的駐軍營造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使其躲在城中,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這還是不夠的,要迫使徐榮增兵管城,還要弄出足夠的聲勢。
而戰爭開啟,最先逃離的自然是百姓,在聯軍壓進管城、中牟一帶時,這些地方的百姓早就拖家帶口逃走了。
百姓逃走了,管城周邊的村落,就成了趙云營造聲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