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后,是激蕩!沒有野心之主,乃是庸主,又哪里值得他輔佐?
況且,賈詡這樣的智謀高絕之人,哪能沒有看出改朝換代的時代到了?
在賈詡心中,天下屬于強者!
而趙云有今日之勢,又有盡納山河之心,這樣的人不是雄主是什么?
心懷激蕩的賈詡,起身至帳中,俯首一拜,道:“涼州賈詡,誓助主公,納盡山河!”
趙云眸光似皓月,幾個月前,他在野王逼賈詡入他麾下,那是賈詡被迫的;而今,才是賈詡真正拜他為主。
趙云起身,雙手扶起賈詡,激動地看著賈詡,道:“吾有文和,勝得十萬雄兵!”
賈詡很感動,趙云竟如此重視他,再拜道:“必為主公,謀人!謀兵!謀國!謀天下!”
這是賈詡對趙云的承諾,也只有賈詡這樣的頂尖智者,敢許這樣的承諾。
“哈哈!”
趙云胸中豪氣萬千,這才是歷史上,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滅國的賈文和。
隨后,二人各自落座,賈詡拱手道:“聽主公方才之言,似有回幽之意?”
“某傳檄天下,是為正名!”
賈詡真心拜他為主,趙云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袒露自己傳檄伐董的目的。
去年,董卓以朝廷的名義,罷免了他的幽州牧,趙云自然不能容忍,也不可能接受。
但董卓占據朝廷大義,若天下只有他一個人反抗董卓,難免會讓世人覺得,他趙云因為被罷免了官職,惱羞成怒才反抗董卓,根本不是為了匡扶漢室。
所以,趙云要召集天下各州郡長官反抗董卓,這樣既能提高聲望,也能將天下的野心家喚醒。
因為這是一個名正言順自立的理由,我們反抗董卓,就能不奉朝廷的旨意。
這也是這么多諸侯響應的原因,因為他們都想脫離朝廷,自立一方。
而蔡邕、趙云傳檄伐董,就給了天下各州郡長官,名正言順自立的理由。
當然,這也是趙云自立的理由。
頓了頓,趙云繼續道:“文和應知各鎮諸侯,除了吾岳翁,其余人伐董是假,實乃圖名!”
賈詡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心中也為蔡邕感到悲哀,十八路諸侯可能只有蔡邕是一心除董,匡扶漢室!
而一個忠心耿耿的老臣,與一群各懷心思的諸侯在一起,受傷的只能是蔡邕。
賈詡嘆息道:“伯喈兄一心漢室,迎來的只能是失望!”
說起蔡邕,趙云深深嘆息,因為他的出現,蔡邕成為了一路諸侯,這也導致蔡邕希望越大,失望也會越大。
說實話,這個紛亂的時代,真不適合蔡邕這樣的人。
“此次伐董結束,我打算帶岳翁去幽州,著史立書,遺澤后世!”
蔡邕對他如此信任,而趙云卻不能成為蔡邕心中那個角色,他對蔡邕有一些愧疚;但這是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他這樣的心性,才能走下去。
“伯喈兄無意權爭,著史立書,乃是其志!”
賈詡與蔡邕相交二十年,對蔡邕是非常了解,蔡邕最大的心愿,就是詳寫大漢歷史,讓后人銘記大漢的輝煌。
“不說岳翁了,讓他看清這個時代,也非壞事!”
趙云擺了擺手,正色道:“剛剛文和提及吾有回幽之意?”
“最近幾日,我確實在思慮此事,伐董最終的結果,只能走向瓦解!韓馥一死,冀州無主,而冀州富饒,乃霸業之基!”
“主公欲爭冀州?”
賈詡微怔,隨即搖了搖頭道:“冀州雖富饒,但非奪取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