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
暮色降臨!
上黨郡,長子城。
長子城是上黨治所,也是張楊的老巢。
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在暮色中向長子城行來,因暮色掩蓋,看得不是很真切。
郡丞張雍得到戍城甲士稟報,急急忙忙登上長子城東門,向城外了望。
張雍是張楊的從弟,一直跟隨張楊在軍伍之中,還曾在大將軍何進麾下效力。
何進敗亡,奉命在上黨募兵的張楊,與當時的張遼一樣顯得很尷尬,張遼有個大舅子投靠,可張楊沒有。
于是,張楊干脆在上黨除賊安民。
張楊很勇猛,寇掠上黨最厲害的太行賊于毒,被張楊打敗幾次,縮回太行山中舔舐傷口。
趕走了于毒,張楊在上黨名聲大漲,得到了上黨以鄧氏為首的大族支持。
沒過多久,原上黨太守濮陽潛病逝了,上黨無主,便有人提議擁張楊為太守,張楊“勉為其難”的也就坐上了上黨太守位。
可張楊很清楚,他這太守是不被朝廷認可的。
隨后,聽聞趙云、蔡邕在河內傳檄伐董,張楊看到了坐實上黨太守的方法,那就是響應伐董。
因為當時,趙云就是被朝廷罷免的幽州牧,而他這個被百姓擁立的上黨太守,與趙云差不多,前去會盟,就能得到關東群雄的認可,名正言順的自立上黨。
張楊去參與伐董,上黨是他老巢,自然要留一個信得過的人留守。
從弟張雍就這樣被留了下來,被張楊任命為上黨郡丞,總攬一郡事務。
趙云還沒有從太行道北上前,張雍就接到張楊的命令,命他撤走天井關駐軍,把趙云放入上黨,但是要將治下各城緊閉,并動用城中百姓守城,不得放趙云入城。
初時,張雍不知其意,但還是一切按照張楊的命令,執行下去。
后來,張楊又傳來命令,命他將壺關、大谷道兩處駐軍也撤走,放冀州軍、太原軍入境。
接著,張楊讓他配合冀州軍、太原軍,利用上黨山川之險,伏殺北歸的趙云
如今,趙云已在天井關停留整整六天,趙云之名如雷貫耳,其麾下白袍軍善戰,威震北疆。
一萬多白袍軍停在天井關,張雍每天都提心吊膽的,雖然嚴格執行了從兄的命令,可上黨兵力薄弱,各城平均也就百十個縣卒,就算有百姓協助城防,張雍也沒有絲毫信心能擋住名震天下的趙子龍。
望著城外越來越近的軍隊,雖有暮色掩蓋,但還是能辨認出這支軍隊是赤衣黑甲。
這是上黨軍的裝束。
張雍長長舒了一口氣,穆順終于到了,有了這支人馬,他也就不用這么提心吊膽了!
穆順從河內孟門關北上時,張雍就與穆順取得聯系,算算時間,正好是在今天抵達。
不過,晚了半天!
張雍自嘲地笑了笑,又何必去糾結那半天呢?
沒一會兒,數千赤衣甲士出現在長子城東門外,一騎策出,至城下喊道:“奉令回師,速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