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將軍,趙云狡詐,不至大谷,卻也不能怪郭先生,還請助吾奪回太原!”
郭圖主張出兵助戰,委進自然要幫著郭圖說話。
“是啊顏將軍,太原若失,貴軍便陷入重重包圍了!”王方最著急,老巢沒了,苦命人啊!
“怎么回事?”
顏良還在猶豫不決,一員披甲大將帶著幾個親衛走來。
“王府君,禍事了,代郡白袍軍殺入太原了!”一見此人,王方快步迎上。
“什么?”
西河太守王匡大吃一驚,道:“代郡白袍軍已殺入太原?”
在歷史上,王匡乃漢末一方諸侯,擁河內近百萬之民,比并州一州人口還多。
但如今,因趙云異軍突起,王匡的命運也被改變了,去年跟著白袍軍在河內兵圍呂布,令董卓深恨,遂將王匡改任西河太守。
為此,王匡跑到并州西河郡同南匈奴玩對抗路。
漢庭衰落,兩年前南匈奴更是造反,雖然最后被丁原、呂布平定,但西河境內并不太平;王匡一到西河,便著手整頓西河郡南部。
奈何西河貧瘠,人口也非常薄弱,只有不到十萬人口,王匡也就僅僅掌握西河南部數縣,天天防著南匈奴。
兩個月前,王匡收到袁紹來信,讓他出兵劫殺趙云,王匡對趙云沒有什么仇怨,但也撇不下袁紹的情面,便帶著三千西河軍前來助戰。
而今,聽聞代郡白袍軍已經殺入太原,王匡頓覺有理由回去了,他還要回去守著他的一畝三分地呢!
“顏將軍,太原不可有失,應先救太原!”
王匡也跟著勸說,只要顏良答應撤兵,他就可以走了。
顏良深吐一口濁氣,他也知道太原不能失,失了太原他就被白袍軍反包圍了,但他還是心有不甘啊!
……………….
兩天后。
上黨,長子城。
“啟稟主公,大谷境內數萬賊軍正在撤往太原!”
不知不覺,趙云駐進長子城已經一個月,這一個月,不僅是徐晃拿下了壺關,趙云更是廣灑斥候,在上黨北部展開地毯式搜索,不找出暗處的敵人,趙云是絕不北進一步的。
經過這么久的搜索,斥候已經探知伏兵就在必經之路大谷境內,雖然知道伏兵在那,但大谷各處隘口太過險要,趙云也不敢殺過去。
唯有等代郡出兵,只要代郡白袍軍殺入太原,大谷境內伏兵不攻自破。
這已經是陽謀,大谷伏兵若不回撤救太原,那么太原被白袍軍拿下,就完全切斷了伏兵補給,耗也能耗死這幾萬人。
而今,大谷伏兵撤軍,趙云斷定他的妻子已經派兵殺入太原了。
“快請軍師!”
趙云心中激蕩,前路已經明朗。
沒一會兒,賈詡到來,讓趙云意外的是蔡邕也來了!
“岳翁也來了?”
趙云起身,拱手一禮;蔡邕雖然一副看不慣他的樣子,但趙云還是非常尊敬蔡邕。
“老夫來看看!”氣了一個多月,蔡邕也氣飽了。
“文和,岳翁請入座!”
趙云請二人入座,馬上說起正事,將大谷伏兵撤往太原告知二人。
聞言,賈詡拱手道:“大谷伏兵撤出,定是主公代郡之兵已入太原;然還需防備伏兵,撤而不全!”
“文和所言甚是!”
趙云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正所謂,兵者詭道也!
也許大谷伏兵故意做出撤退的假象,誘他兵進大谷,又突然殺出,那可是陰溝里翻船。
也有可能伏兵只撤走一部分救援太原,另外一部分埋伏在大谷。
這些因素,趙云都需要考慮在內。
沉吟片刻,趙云道:“代郡雖有一萬六千兵馬,但多處需重兵把守,殺入太原的兵馬必定不多,兵力應在六千左右!”
趙云是代地之主,代郡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所以他預測的兵力,與真實出兵兵力,幾乎毫厘不差。
頓了頓繼續道:“大谷伏兵人多勢眾,我方在太原的數千兵馬難以持久,不論大谷是否兇險,都必須派兵殺向太原,策應吾太原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