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每年秋收時節,黑山賊都會寇掠冀州,若我軍出兵太原,腹地空虛,恐有傾覆之危!”
逢紀也知道太原的重要性,可是西面太行山中的黑山賊太可惡了,眼看就要秋收,一旦冀州兵力空虛,那不知道要被黑山賊禍害成什么樣。
老巢若是沒有了,奪太原還有什么意義?
袁紹眉頭一皺,他倒把張燕這攪屎棍給忘了。
田豐也不說話了,折損顏良麾下那兩萬精銳,冀州只剩三萬老軍,其他都是新募之兵,不堪一用。
而冀州西面太行山防線太長,有三個郡的邊界,一旦三萬老軍調走,后果不堪設想。
堂中陷入了沉默。
荀彧身旁,一名極為年輕,面色白皙,相貌英俊的青年,對袁紹拱手一禮道:
“袁州牧,在下有一計,或可破趙云據太原、上黨兩郡之勢!”
袁紹愁眉不展,看向英俊青年道:“奉孝請講!”
“太原南臨河東,上黨西鄰河東,而今河東為董卓所據,若袁州牧聯合董卓北攻太原冷泉關,東攻上黨高平關。”
“如此一來,州牧只需遣一上將領數千兵馬西進井陘,便能破趙云之勢!”郭嘉胸有成竹地說道。
“董賊禍亂朝綱,加害至尊,吾安能與賊茍合,豈不令天下人恥笑?”
袁紹連忙搖頭,一臉怒氣地看著郭嘉,與董卓聯合完全就是損他名聲的惡事。
見袁紹滿臉怒色,郭嘉拱了拱手,不再多言。
郭嘉這一計,其實是非常完美的,首先趙云在太原兵力不多,而且代郡也沒有再馳援太原的兵力。
只要袁紹聯合董卓,以董卓對趙云的痛恨,必然答應從河東向北攻打太原,向東攻打上黨。
而袁紹再從井陘古道西攻太原,三線作戰下,兵力薄弱的趙云只能放棄上黨,調集上黨境內的兵力去增援太原。
而趙云在上黨的兵馬一撤走,那么董卓東攻高平關的兵馬就能殺入上黨。
而河內張揚,也能通過天井關或者壺口關進入上黨。
這樣一來,董卓、張揚的兵馬便可由上黨大谷道殺向太原,對趙云進行三面夾擊。
而趙云在太原毫無根基,必定難以持久,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退往幽州,讓出太原。
如此一來,以最少得兵力就破了趙云據有上黨、太原之勢,使冀州不至于被趙云從西面壓制,重新回到最初一北一南相峙的局面。
至于董卓兵馬進入并州,必定仗勢欺凌張揚,而張揚要想生存就只能依附袁紹,徹底淪為袁紹的馬前卒。
可惜,袁紹愛惜名聲勝過一切,不愿采納郭嘉的妙計。
……………..
太原,祁城。
趙云自然不知道,差點就被郭嘉一計破勢。
本來今日,趙云打算兵進晉陽納降的,可是一大早,城外俘虜營中來了一個人。
還是一個,他一直記掛心頭的人。
當然,這不是女人,而是司元商行主事甄平。
趙云急急忙忙出城,在俘虜營大帳里,見到了甄平,難抑激動之情道:“平叔何時到的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