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
公元190年,漢初平元年,八月初三。
秋高氣爽。
祁城北門大開,趙云一身銀甲,在典韋一眾猛將簇擁下,乘騎出城。
城外,近九千冀州軍俘虜整齊地排列著,他們手無寸鐵,身著單衣,但個個都恢復了生氣,不是有氣無力的樣子。
冀州俘虜陣營兩側,各有一支天狼騎虎視眈眈,總計近三千騎,人人手執錚亮長刀,殺氣騰騰,懾的冀州俘虜噤若寒蟬。
另外七千余步軍,被趙云分作兩軍,前軍三千人由張遼統帥,后軍四千余人由高順統帥。
一萬白袍軍,加上冀州俘虜,接近兩萬人呈橫原野,一眼望去,無邊無際,接天連地…
隨著“趙”字大纛一動,前軍張遼暴喝:“出發!”
軍令一下,張字旗招展,三千前軍邁著鏗鏘有力地步伐,向北挺進。
前軍一動,冀州俘虜陣前,“張”字旗下,張南頂盔貫甲,跨坐駿馬,高聲大喝:“出發!”
張南語落,代表他的令旗在空中展動,近九千冀州俘虜推動千車輜重,向北開進……
冀州俘虜兩翼的天狼騎,虎視眈眈,跟行在側。
最后,才是高順的四千余后軍,緩緩跟進……
祁縣城頭,祁縣縣令看著猶如螞蟻一般,向北挺進的大軍,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整個人輕松了很多。
…………..
在甄平來祁城報信前,趙云本來打算帶領五千白袍軍去晉陽納降,剩下的白袍軍留在祁城看押冀州俘虜。
但在知道晉陽有詐后,趙云改變了部署,他將所有人都帶去晉陽,首先能威懾心懷不軌的人。
同時,還能用冀州俘虜,化解危機。
至于四千余雁門俘虜,早在兩天前,就被王庚領著一千騎軍押解向雁門行去。
晉陽城在祁城正北方向,兩地相距一百五十里,在這個出門靠走的冷兵器時代,趙云這近兩萬人,要抵達晉陽城外,最少需要三天時間。
趙云領軍剛剛遠去,祁城西門奔出一騎,繞西向晉陽方向疾馳……..
晉陽城,并州第一大城。
位于太原盆地北端,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由晉國公卿趙簡子家臣董安,在西依懸甕山、東臨汾水地帶據險筑城,因在晉水之北,故名晉陽。
后來趙、韓、魏聯手滅掉智氏,從而三家分晉,晉陽由此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首個國都。
秦亡漢立,漢高帝劉邦封四子劉恒為代王,定都晉陽。
漢文帝劉恒登基后,更是稱晉陽是他的龍潛之地。
數百年來,晉陽城既是太原郡治,也是并州州治,乃并州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晉陽城,城高四丈,東西長五里,南北寬四里,周回十八里,猶如一條巨蟒,盤橫山河之間,雄踞并州。
傍晚時分,一騎快馬飛奔入城,城門轟然關閉。
郡府大堂里,還是幾日前那十多個老家伙,郡丞黃文非常拘束地跪坐在上首,頷首低眉的看著右首端坐的郭全。
郭全老目微瞌,氣定神閑。
一對比兩人的神態,就能看出黃文不過一傀儡,沒有一點居主位的氣勢。
堂中其他老家伙,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在緊張的等待著什么。
郝安今天也在,位居尾席,很不起眼。
沉寂中,郭全之子郭陽,快步入堂,欣喜道:“阿翁,王世叔那邊派人來信,趙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