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陶謙是徐州刺史,其實此刻的刺史和州牧,權力差不多,不過州牧執掌一州軍政,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順。
同時,陶謙也害怕哪天空降一個徐州牧到他頭上,為了杜絕這種可能,所以陶謙選擇討好董卓。
看到陶謙被朝廷加封,趙云苦笑不已,陶謙是老了,若是讓陶謙年輕十歲,這個天下必將不一樣。(此時,陶謙已經六十歲)
陶謙這個人,不禁讓趙云想到了劉備,便拆開青州書信。
趙云在河內出發前,派人向東萊海賊管承,北海黃巾賊管亥,送了兩封以董卓名義的任命書,任命海賊管承為東萊太守,黃巾賊管亥為北海相。
而二管這兩個賊,才不管任命書真假,當即賊變官,義正言辭地討伐孔融。
孔融很害怕,也很慶幸,因為他帶回了大仁大義的劉玄德。
雖然劉關張三兄弟,至今領兵打仗,打那敗那,但單挑很猛,管亥那個匹夫,居然作死的與關羽單挑。
其結果如歷史那般,管亥被關羽斬落馬下,其麾下只能打順風戰的數萬黃巾賊分崩離析。
管亥死了,管承也就縮回了東萊,做他的東萊太守。
因擊殺管亥,解了北海危機,孔融對劉備非常信任,任命劉備為北海校尉,執掌一半北海軍。
因此,劉備手下又有了幾千兵力。
但現在的青州很亂,黃巾余孽遍地,就算有劉關張在青州,也改變不了青州的局勢。
最后,趙云才拾起冀州書信,眼下袁紹才是趙云最大的對手,之前在并州的對戰,只是兩人的初次交手。
因甄氏在冀州實力很強,眼線也最多,冀州的情況,了解的更全面。
冀州是天下有名的產糧大州,人口大州,袁紹得到冀州,實力大增,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
如今,袁紹麾下第一猛將顏良雖被趙云殺了,但袁紹還有文丑、鞠義、張頜、高覽、韓猛等一眾猛將。
謀士方面:逢紀、田豐、許攸、審配、荀諶,荀彧、辛評、辛毗……..可謂是超華麗陣容。
要特別提一下,三國第一坑貨郭圖安全回到袁紹麾下后,并以三寸不爛之舌,讓袁紹相信,并州之敗,罪在顏良。
郭圖替自己開脫后,族中一人找到郭圖、辛評、辛毗三人,勸他們離開袁紹,斷言袁紹成不了大事,但三人不相信,他們一直很看好本初公。
最后,勸郭圖三人那人,長嘆一聲,挎上包袱,走上了回家的路……
袁紹在兵力方面,因冀州人口富足,擴兵十萬,加上剩下的三萬老兵,總兵力達十三萬,是趙云的一倍。
這個兵力,在天下諸侯中僅次于狂徒袁術。
信中還提到,冀州兵馬調動頻繁,正往河間北部集結,看那樣子,開年之后有北上的架勢。
趙云沒有一點吃驚,他與袁紹之間,唯有戰!
因為河北,只能有一個霸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