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府后院沒有待多久,趙云與甄姜乘車回了趙府。
剛回府中沒一會兒,蔡琰帶著鬧情緒的蔡邕來了趙府。
“不見!”
書房里,趙云心頭有氣,不想見蔡邕;私下里你對我鬧情緒,我都不當一回事,可當著一眾文武駁我面子,就太過分了!
“夫君,蔡公能放下面子登門求見,你就不要置氣了!”
甄姜連忙相勸,又道:“不然昭姬妹妹怎么辦?她夾在中間,會很難過的!”
想到與蔡琰的情份,趙云火氣下了不少,對房外道:“將蔡公請來!”
“夫君好好與蔡公聊聊,妾身先下去了!”
甄姜欠身一禮,退出書房;今天鬧出這樣的事情,蔡琰心里肯定很難過,她作為正妻,自然要開解一下蔡琰。
少傾,蔡邕在侍者的引領下,進入趙云書房。
趙云瞥了一眼冷得發抖的蔡邕,不禁想到去年在雒陽蔡府的日子,心又軟了下來,起身對蔡邕一禮道:“岳翁請入座!”
蔡邕依言坐下,當即道:“子龍,你老實說,你到底想的是什么?”
女兒梨花帶雨的哭泣,讓蔡邕最終選擇了小家;特意跑來趙府,首先是給趙云臺階下;再則,也想好好與趙云談談。
趙云對蔡邕微微拱手:“岳翁之忠,可昭日月,令人敬佩!”
既然今天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趙云認為也是時候與蔡邕好好談談,因為早晚會有那么一天。
趙云語氣一頓,反問道:“然而當今亂局,因何至此?”
蔡邕往炭爐邊靠了靠,說道:“君王不明,致使閹宦禍國!”
趙云搖了搖頭,蔡邕士族出身,始終是站在士人的角度,認為桓、靈二帝重用宦官,才導致今日的天下大亂。
趙云卻不這么認為,說道:“今日之亂,光武中興便已埋下禍根,非桓、靈之罪,罪在天下豪右!”
趙云生活在漢末這些年,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認為漢末亂局,最主要的原因是天下豪右,史書上記載桓、靈昏庸無道,驕奢淫逸,不過是士人給他們寫的罷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自己是桓帝或者靈帝,趙云也會選擇重用宦官壓制士人,如果不這么做,皇帝很快就會被士人架空,成為朝堂上的吉祥物。
而桓、靈二帝重用宦官,狠狠打壓士人,才得以抓住皇權。
只是,桓、靈二帝抓住了皇權,就有些得意忘形,耽于享樂,早早把自己玩女人玩死了。
靈帝一死,何進這位一心往士族階層靠的外戚,成了豪族的馬前卒,將壓制士人的宦官一窩端了,士人從此得到了解放。
而西涼董卓,就是士人召來踐踏漢室顏面,將漢室推入萬丈深淵的人。
所以,今日亂局,趙云認為罪在天下豪右。
蔡邕反駁道:“士人乃天下基石,若無士人效力,國將不國!”
“士人替君王治理天下,教化萬民,此乃功!然而是人就會有私心,士人掌握權力太久,就會越發膨脹;比如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之家,乃天下第一望;去年袁紹力召董卓入京,可見袁氏的心亂了!”
以前對蔡邕說袁紹心懷不軌,蔡邕可能不會相信,但當今這個局面,由不得蔡邕不信;如果董卓沒有進京,劉辯可能還是皇帝,隨著劉辯長大,也有可能走上重啟宦官這條老路,用于壓制士人,這是士人最不想見到的。
袁紹應該正是看到這一點,干脆將董卓召來入京都,狠狠踐踏漢室,徹底釋放天下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