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領軍駐進寧城,在常威等人的引領下,進入被大火燒了一半的校尉府。
殷通見趙云頻頻看向燒焦的地方,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當晚他也沒想到會燒得這么猛。
寧城大堂里,眾將云集,趙云高坐堂上,掃了一眼堂下眾將,目光最后停在殷通身上,不怒自威道:
“殷通聽令!”
“末將在!”
殷通有些發懵,在場軍職比他高的,有十多員大將,怎么會第一個點我的將?
“擢任殷通為上谷長史,督上谷邊事!”
趙云器重地看著殷通,賈詡一計定上谷,殷通親自到上谷實施,亦有功勛。
況且,上谷軍趙云也不可能交給上谷這幾個司馬,想來想去決定交給殷通統管這六千上谷軍,負責上谷邊防。
在大漢官職里,邊郡一般設置軍長史,負責邊防要事,地位與郡丞差不多,秩比六百石。
殷通愣了愣,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趙云會任命他為上谷長史,領上谷邊軍精銳,獨鎮一方?
短暫愣神后,隨即是大喜,肅聲應道:“末將得令!”
繼而,趙云目光投向常威等五位司馬:
“上谷邊防,需五位司馬鼎力配合殷長史,護佑上谷萬民!”
“吾等誓死守護邊疆!”常威五人齊齊出列,語氣鏗鏘。
趙云微微頷首,他能為殷通做的,只能到這里了,至于殷通能不能鎮得住上谷六千邊軍,就要看殷通自己的本事了。
將上谷邊防交與殷通,趙云隨即宣布休整一日后,向南開進。
堂議結束后,趙云在校尉府后堂,見了剛被常威從牢房里拉出的邢舉,已經完全不成人樣了。
趙云擺了擺手,讓常威拖下去,邢舉這樣的人,有野心,沒實力,下場只有一個。
邢舉被拖下去,后堂只剩趙云和賈詡,趙云說道:
“邢舉不自量力,終害己!上谷太守一職懸空多時,文和認為何人可任上谷?”
賈詡拱手回道:“上谷當由州牧定!”
趙云笑了笑,賈詡這個老狐貍,從來都是明哲保身;對外為你運籌帷幄,對內卻緘口不言,從不參與舉薦之事!
趙云想了想,說道:“岳翁心系萬民,如今上谷正需一位像岳翁那般仁政愛民的太守,吾意岳翁出任上谷太守,為上谷萬民謀福祉!”
賈詡含笑拱手;蔡邕仁義愛民,治理一方,可盡其才。
但賈詡知道,蔡邕有能力治理一方,是一個原因;更多的,應該是趙云想把這個,老是揪趙云僭越的漢室老臣調開。
這樣蔡邕看不到,也就不會出現去年在州府大堂,那種讓趙云下不了臺的事情。
…………………….
與此同時。
難樓部落。
難樓王帳里,聚著十多人,這些都是難樓手下統管各地烏桓人的大人,和大漢縣級以下的鄉三老差不多。
閻柔也在帳中,難樓說道:“后日,我就要啟程去代城,以后各地族人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我想幽州牧不會讓上谷太守懸空太久,若有新太守赴任,你們一定要聽從政令,不得作出悖逆之事!你們一定要記住!”
“謹記大王令!”
十多位烏桓大人,齊齊一禮道。
難樓當即制止道:“我這個王,是我不自量力,今后沒有王,只有朝廷封的烏桓大人!”
聽到這句話,有人不禁抹起了眼淚。
難樓呵斥道:“哭什么?我們的職責是讓族人活下去,幽州牧能讓我們的族人活下去,我們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而我去代城,有吃有喝,比在這里愁眉苦臉強多了!”
難樓說的是真心話嗎?
顯然不是,因為沒有人愿意放棄手中的權力,可有的時候,你必須作出選擇,難樓身為一族之長,他要為族人負責。
于是,選擇了族人,放棄了權力。
難樓看向閻柔,說道:“我們都已經投效州牧,州牧讓你挑選三千烏桓健兒南征,我便把三千兒郎交給你,希望你能帶領他們建功立業,揚烏桓人的威風!”
“在下絕不辱沒烏桓鐵騎的威名!”
閻柔躬身一禮;趙云離開前,讓烏桓人出三千騎南征,由閻柔統領。
“好!”
難樓一臉器重地看著閻柔:“我與阿蘭朵,在代城靜候烏桓鐵騎的威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