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近萬俘虜被驅趕至安次城西門外;趙云抬目看向“張”字旗飄蕩的城頭,嘴角綻放一絲淡淡的笑意。
張?
莫非是張郃?
張郃,字儁乂,河間郡鄚縣人,歷史上魏五子之一,曹魏名將;張郃最初在冀州牧韓馥麾下,其后袁紹奪得冀州,張郃順勢效力袁紹。
在后世評話三國中,張郃與顏良、文丑、高覽三人合稱河北四庭柱。
歷史上,曹袁官渡之戰僵持時,因袁紹麾下第二坑主謀士許攸的背叛,張郃認為許攸知道太多機密,必定會將袁軍屯糧之地告訴曹操,一旦曹操得知,烏巢必危。
于是,張郃極力勸諫袁紹,應派重兵救援烏巢。
這時,漢末第一坑主謀士郭圖,閃亮登場,說張郃的主意不好,信誓旦旦向袁紹說攻其必救,讓袁紹全力攻打曹操營盤,這樣曹操必然救援自己大營,沒有時間去偷襲烏巢。
不知是天要亡袁紹,還是袁紹腦子出問題了!
袁紹還真就相信了郭圖的鬼話,命張郃、高覽二人率軍猛攻曹軍堅固的營盤;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曹軍營盤不僅沒有攻下來,烏巢還被曹操偷襲了。
而烏巢的糧食,則被一把大火燒了個干凈!
這下,郭圖傻眼了,害怕承擔責任的郭圖,反而向袁紹說,張郃看到烏巢被毀,還很高興,說主公活該不聽他的。
正憤怒中的袁紹,也是昏了頭,竟再次相信郭圖,張郃得知后,心中恐懼,干脆與高覽投了曹操。
如果說烏巢被毀是官渡之戰的轉折點,那么張郃、高覽投曹,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導致袁軍大敗。
袁紹的王圖霸業,也隨著官渡之戰的失敗,逐漸倒塌。
而張郃投曹時,曹操欣喜若狂地說: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
可見,曹操對張郃的評價極高,把張郃比作兵仙韓信,雖有夸大,但也說明曹操對張郃軍事能力的肯定。
不過,張郃投曹后,有點高開低走,近二十年間,都是給人當副手,幾乎沒有獨自領兵的機會。
可見,曹操雖肯定了張郃的能力,但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張郃臨陣倒戈,始終是一大污點,哪怕張郃能力再強,多疑的曹操也不敢放開手用張郃。
但張郃畢竟是張郃,給人當副手,也能大放異彩,位居魏五子之一;老年時期的張郃更是越老越妖,每每料敵先機,令諸葛亮、司馬懿二人都極為忌憚。
正是因為這份忌憚,身為主帥的司馬懿明知前方有陷阱,還命張郃追擊諸葛亮,當時張郃也知道有陷阱,并極力勸阻,可是司馬懿鐵了心要弄死張郃,偏要張郃追擊諸葛亮。
最終,張郃果然中埋伏,身死木門谷,結束了他的光輝中略帶遺憾的一生。
腦中過一遍,張郃在歷史上的一生,趙云目光凝視城上,暗自道:如今歷史重來,你張郃的命運,又將如何?
忽然間,城上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還真是張郃。
三年前,五郡太守隨中郎將孟益討伐張舉。
當時,張郃在巨鹿太守郭典麾下,趙云見過與他年紀相若的張郃,也算并肩作戰過。
如今再見,沒想到竟是對手,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妙。
趙云笑了笑,輕踢馬腹,玉獅子如閑庭信步般地踏至安次城一箭之地的位置;趙云對城上大喝道:“張儁義,三年不見,何故奪我安次?”
張郃站在城頭上,百感交集,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萬五千冀州軍沒了,現在該由他獨自面對趙云。
張郃對城下大聲道:“我主心系幽燕萬民,聽聞幽燕賊匪橫行,特命在下領兵剿匪!”
趙云仰首大笑,你來剿匪,這個匪說的是誰?高喝道:
“待某盡誅來寇,他日亦當入冀討賊!”
盡誅來寇?
張郃笑了笑,高聲道:“幽州牧好大的口氣!”
趙云哈哈大笑,也不再與張郃多言,拔馬回陣。
“姐夫,現在怎么辦?”
望著高聳眼簾的城池,甄堯一籌莫展地望著趙云
趙云嘴角微微勾勒,吐出兩個字:“圍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