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何不把他倆抓起來,問他們降不降!”
長亭里,酒壇已空,張郃、高覽領著親兵南去,漸漸消失在眼簾….
甄堯一臉不解,他看出自家姐夫對張、高二人的喜愛;可他覺得,以今天這種情況,完全可以將二人擒住,直接問他們降不降就好了?
何必放二人回去?
趙云收回目光,剛才他也冒出過,直接擒下張郃、高覽的念頭,但他卻不能這么做。
首先,手段下作,影響名聲,畢竟他現在這個身份,要惜名。
其次,他惜才,想讓二人為他效力。
但如果直接擒下二人,以袁紹對張郃高覽的猜忌,必然認為二人背叛了他,那么張郃、高覽在冀州的家人,肯定遭到袁紹的報復。
如此,不是間接害了張郃高覽的家人嗎?
所以,趙云不能這么做。
…………….
時間,一晃過去了一個月,已到四月初,天氣逐漸炎熱。
方城、臨鄉兩地袁軍,躲在城里不出來,一副讓趙云去攻的架勢。
趙云自然沒到非撞城墻不可的程度,就這么在城外按兵不動。
如今,廣昌那邊第一批糧食已運入涿郡,境內暫時也無糧草之危。
同時,甄姜命人給趙云送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在上谷同軻比能互市已經達成協議,很快就會有一千戰馬入境。
而中原地區的諸侯,也已得知趙云在安次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直接玩壞了數萬冀州軍,并且達到了不戰而屈之人之兵的境界。
這讓中原諸侯聞之色變,他們都意識到騎兵的重要性,為了穩固基業,中原諸侯興起了組建騎兵熱潮。
但中原諸侯想要組建騎兵,首先必須得有戰馬才行,而中原又不產戰馬,中原諸侯只能從大漢西北,以及北方獲取戰馬。
但大漢西北,而今被董卓卡在洛陽,董卓是天下諸侯公認的亂臣賊子,中原諸侯自然不可能去同董卓交易。
而且,依董卓的火爆脾氣,也不可能給中原諸侯戰馬。
于是乎,中原諸侯的目光,齊刷刷投向了北方。
而大漢北部,除了遼東,幾乎都在趙云的掌控之下,邊界線長達上千里。
現今,趙云與袁紹僵持在涿郡,中原諸侯便派人從接連中原的上黨,進入趙云的轄地。
甄姜在信中說,張邈、劉岱、陶謙、袁術、劉表等一眾在中原互毆的諸侯,都派人到了代城,商談購買戰馬一事。
趙云當即回信甄姜,同意將戰馬賣與中原諸侯,但價格必須十倍以上,低于這個價格不談。
前些年,趙云一匹戰馬賣入中原,平均在十萬錢,但那時天下還未真正分裂。
而今,諸侯割據四方,戰馬這種高級戰略資源,價格已經翻了不止兩倍,在三十多萬錢左右。
此時,趙云開口要前些年戰馬價格的十倍,那就是要漲到一百萬錢左右,并且要求用糧食、布匹、黃金、白銀等物交易,不收五銖錢。
那么,為何趙云不收大漢通用的五銖錢了?
因為最近傳來消息,董卓在司州各地收集銅人、鐘虛、飛廉、銅馬一類銅制品,作為鑄錢原材料,大肆鑄造劣質錢幣,收割民間財富,使得司州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糧食從去年年初的每石不足千錢,已經翻了幾十倍,并逐漸向全國蔓延。
趙云很清楚,這將是一場卷席天下的通貨膨脹,并且任何一方諸侯都無法解決。
而他,唯一能做的,只能盡量避免損失,向轄下各處通行關隘下令,嚴查劣質錢幣,阻斷劣質錢幣入境沖擊治下經濟。
并且,代紙等賣入中原的產品,都一律以黃金和糧食等實物結算,不再收五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