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袁紹得到方城后,就開始吃敗仗,損兵折將,一敗再敗。
這就讓跟著王門投降的涿郡軍,對王門產生了怨念,同時心中也變得惶惶不安,他們都覺得,是王門把他們推入火坑,成了幽州的叛徒。
特別是聽聞巨馬大營被破的消息后,這支涿郡軍對王門的怨念,更深了!
麾下將士對他產生怨念,王門自然感覺到了;這也是王門今日下午在府中萬念俱灰,驚恐欲死的原因,他似乎看到了眾叛親離。
王門進入軍營,值夜士兵機械巡邏,有的士兵甚至故意避開王門。
王門心中恨意滔滔,但他面色盡量裝著很和藹;待數十輛載酒的車聚集在營中校場上時,王門命人敲響了集結的梆子聲。
“當當當!”
營中睡下的將士,一聽梆子聲,驚慌起身,他們以為城外白袍軍攻城了,披上甲衣,提著兵器慌慌張張向校場趕去。
校場上,高架的火盆,熊熊燃燒著,照亮了校場…..
王門佇立在將臺上,看著一隊隊趕來的兵卒,目光陰寒。
四千涿郡軍集結校場,各部司馬位于大隊之前,其中一名司馬對將臺上王門抱拳施禮,語氣緊張地問道:“將軍,可是白袍軍來襲?”
王門搖了搖頭,嘆息道:“不是白袍軍來襲,是本將有愧諸位,特意來向大家賠罪的!”
四位司馬一愣,其中一名是王門親信,當即大聲道:“將軍何出此言,吾等誓死追隨將軍!”
這名司馬聲音很洪亮,可是并未得到共鳴,九成士卒就這么靜靜地看著。
一見這情況,王門佯作慚愧道:“本將知道諸位心中有怨,此人之常情耳!然先賢有云,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說到這里,王門語氣突然一變,激昂道:“本將已錯了一次,不可一錯再錯,本將決定帶領諸位,重歸正道!”
場上將士心里雖然鄙視王門無節操,但這是他們所有人的心愿,齊齊應和:“吾等誓死追隨將軍!”
王門哈哈大笑,對左右大喝:“上酒!”
……
另外一邊,文丑、趙睿、呂橫威、嚴敞四將,帶著各自嫡系兵馬,登上方城四門,接替城防。
許攸此計,不僅喪心病狂,而且風險也非常高;就算王門先解決城內四千本地涿郡軍,但城中大亂一起,想要瞞過城外白袍軍是絕不可能的。
這樣的話,趙云豈會無動于衷?必定揮軍攻打方城。
于是,許攸派文丑四將帶領各自嫡系兵馬扼守四門。
所謂嫡系兵馬,其實就是四將投效袁紹時,從家族中帶出的私兵,也可以稱為親兵,這些人對主家忠誠度非常的高。
還有一點要提一下,袁紹麾下重要將領,幾乎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沒有草莽出身的人,他們投奔袁紹時,都帶有自己家族私兵。
這也是袁紹不到一年時間,兵力膨脹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方城北門。
心有不忿的呂橫威,領著兩百嫡系登上方城北城頭。
呂橫威之所以心有不忿,是因為他在四將中,兵力最少,卻被許攸安排到最容易被白袍軍攻擊的方城北門。
呂橫威篤定,這是許攸故意的;因為許攸惱恨郭圖給袁紹獻計奪青州,使得原本應該增持巨馬大營的兵力,調去攻打青州,致使巨馬大營兵力不足,被趙云給攻破了。
從而導致許攸僵持督亢的策略,不僅全面崩盤,還害得許攸本人都身陷險境。
而他呂橫威,因去年在并州被白袍軍俘虜,是郭圖向趙云求情,他才能回到冀州。
感念這份恩情,所以他與郭圖走的較近。
想到這些,呂橫威忿忿不平:“狗日的許子遠,出計讓主公打青州的,又不是老子,你卻把老子往死里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