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對臨鄉城如狼環視的兩千天狼騎,向降兵兩側匯集,頓時嚇得一眾降兵噤若寒蟬,心驚膽戰地跟著雙生將兄弟倆。
兩千天狼騎雖然殺氣騰騰,但也只是嚇一嚇降兵,他們分作兩部,夾峙近萬降兵向北行進。
待近萬降兵全部出臨鄉城后,虎視臨鄉城的周倉,帶領麾下白袍步軍進駐臨鄉城。
這一刻,宣布督亢境內袁軍,盡數瓦解,督亢一帶盡回趙云手中。
二呂兄弟帶著近萬降兵,頂著烈日,一路北行….
臨鄉距離方城雖然只有十里遠,但步行也要不少時間。
太陽落入地平線時,二呂兄弟才走到方城南外。
頂著烈日走了大半個下午,呂翔不僅口干舌燥,束縛著的雙手也早就麻了;他抬眼望向大開的城門。
只見,一支血染戰袍、如狼似虎的鐵騎,擁簇著一員極為醒目的銀甲將軍,乘馬出城。
他應該就是趙云?真霸氣!
呂翔一臉崇拜地如是想著。
呂曠的目光,也一直落在趙云身上,在臨鄉時,他只是遠遠看到過趙云的身影,但從來沒有如此清晰地看清面容;趙云給他的感覺是,俊美中帶著霸道。
“哈哈哈!”
爽朗而豪氣的笑聲響起,只見趙云躍下白駒,大步流星地走來…
雙生將兄弟倆連忙跪倒,伏身一禮:“罪將呂曠(呂翔),向趙幽州請降!”
雙生將跪倒,身后近萬降兵,如排山倒海一般跪地。
“二位將軍請起!”
趙云親手扶起長得一模一樣的雙生將兄弟,并親自為二人松綁。
雙生將自縛出降,足見其誠意,趙云自然不會為難二人。
再則,二呂兄弟倆一人善攻,一人善守,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隨著,呂曠、呂翔兄弟倆出降,歷時數月之久的督亢之戰也就劃上了句號。
然而,督亢之地,卻留下了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接下來,趙云首先要處理的是降兵安置問題;巨馬一戰,俘虜了五千多袁軍,加上如今跟隨雙生將投降的近萬袁軍,總計一萬五千人。
這一萬五千人,趙云打算派兵押送去代郡平舒,因為平舒那邊正好在籌建軍匠城,而這一萬多青壯,就是不錯的勞力。
但這又涉及一個問題,將如此龐大的俘虜聚集在一起勞作,短時間可能不會出問題;但時間一長,在高強度勞作下,這些俘虜必然會生出反抗情緒,這是一個不得不提前預防的隱患。
而要扼殺這樣的隱患,唯有派重兵駐守在側,震懾其心。
但這樣的話,對于兵力本來就拮據的趙云來說,手中兵力更不夠用了。
這時,趙云不禁在想,歷史上有很多殺俘的記載,遠的比如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近的比如皇甫嵩殺三十萬黃巾俘虜。
而且在歷史上,曹操官渡大敗袁紹后,也殺了七八萬袁軍俘虜。
為什么殺俘?
因為俘虜確實是一個燙手山芋,好處是可以當作勞力使用,但壞處是你不僅要花費大量錢糧去養活,還要時刻提防著他們。
至于,收編成軍,那完全是一個危險的想法。
由此看來,殺俘似乎是利大于弊,不過趙云很快拋下了這個誘人的念頭,他還是堅持初心。
三日后,蕭山奉命率領三千白袍軍,押送一萬五千俘虜向代郡進發。
蕭山的任務不僅是押送,抵達代郡平舒后,將常駐平舒,監督俘虜勞作。
而呂曠、呂翔兩兄弟,倒沒有派去平舒干苦力。
趙云將二人叫入帳中,好好勉勵了一番….最后,將二人安排去了上谷郡,并任命二人為上谷軍司馬,協助上谷太守蔡邕安定上谷。
上谷軍司馬一職,這個職務自然無法與之前在袁紹麾下擔任一軍主將相比。
但對于上谷軍司馬一職,二呂兄弟還是能接受;畢竟,才剛剛投入趙云麾下,身為降將一來就是高位,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要不坐冷板凳,就很幸運了。
第二天,雙生將兄弟倆,帶著一小隊親兵斗志滿滿地前往上谷赴任,準備干出一番成就,得到趙云的器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