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向東推進,打草驚蛇!”
趙云微微頷首,又對翻身上馬的斥候關心道:“阿堯,注意安全!”
“主公放心!阿堯省得!”
甄堯一夾馬腹,策馬遠去….
本來甄堯這小子,之前是以護衛的身份跟在趙云身邊的,隨著督亢之戰結束,每天跟在趙云身邊的甄堯發現,沒有仗打了,天天不是在縣衙里,就還是在縣衙里。
這下可把甄堯給悶壞了,在一個月前,甄堯向趙云請求調去斥候營,因為斥候營幾乎都在外面游蕩,而且甄堯與斥候營司馬陳到又玩得到一塊。
于是,在甄堯死纏爛打之下,趙云答應了小舅子甄堯,將甄堯調去了陳到麾下,成了一名斥候。
天色越來越亮,趙云掏出隨軍地圖,目光始終盯在標注薊城與潞城之間的地方。
他昨夜渡河時,已經收到閻柔以及王修傳來的信息,四萬叛軍在四更左右從潞城出兵西進。
而薊縣與潞縣兩縣接壤,兩座城池一西一東相距約八十里,以步軍的速度,在平原上最快也要走一天,更何況兩城之間還隔著一條潞河。
趙云估算,以四萬叛軍的規模,要渡過潞河,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最少也要半天時間,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叛軍應該還在渡河。
稍微懂一點兵法的人,可能馬上會想到,如果這個時候趙云率領騎兵殺過去,也能起到半渡而擊的效果。
其實,趙云也想來一個半渡而擊,可是他們昨夜從巨馬一路疾馳到此近兩百里,其后又是渡河;這對于馬力、人力都是巨大的消耗,如果這個時候不惜力再疾馳幾十里,就算殺到了叛軍渡河的地方,也沒有多大的戰斗力。
與其這樣,還不如休整一下,恢復體力再戰。
周邊鼾聲如雷,特別是典韋,就四仰八叉的睡在一旁,猶如打雷一般。
趙云看著看著地圖,也仰躺在地上,睡著了。
………
日頭高掛。
潞河西岸,經過大半日時間,四萬叛軍終于跨過潞河,在公孫范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向西壓進。
五馬銅車上,公孫范回首望了一眼身后無盡的兵潮,頓時豪氣萬千,他決定賦詩一首,以此抒發豪情。
只聽公孫范意氣風發地吟道:“好多旗在飄,下面全是人;個個提把刀,隨孤干他母!”
“君上好詩!”
乘馬跟隨在公孫范銅車邊的范方一聽,頓覺意境高絕,當即奉承君上好詩。
“哈哈哈!”
公孫范仰首大笑,極為自得,他也覺得好…
“叔父!”
就在這時,一聲疾呼傳入公孫范耳中。
公孫范循聲看去,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