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走入院內,指向地里枯黃的枝椏:“嫣兒,這地里種的是什么?”
鄒氏神情有些緊張,她以為趙云怪她把院里的老樹砍了,低聲回道:“白疊!”
白疊?
趙云一愣:“白疊是什么?”
鄒氏偷偷看了一眼趙云,見趙云臉上并無不滿的表情,回道:
“白疊是西域傳到妾身家鄉的,當年妾身離開家鄉時,帶了一些種子;今歲閑來無事,妾身就…就讓仆人把院中老樹砍了,種了一些白疊!”
見鄒氏害怕的樣子,趙云就不明白鄒氏為什么還和以前一樣這么膽小,說道:
“砍了就砍了,為夫也沒有怪你,只是你這白疊枯枝,我看著很眼熟!把白疊種子給我看看!”
“郎君請隨妾身來!”
見趙云不怪她,鄒氏臉上掛上了笑容。
趙云隨鄒氏進入房中,鄒氏從內間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盒子;盒子里是一顆顆卵圓形,頭部帶有白色和灰白色毛毛的黑種子。
趙云伸手抓起一把,他被種子頭部白色的毛毛吸引。
就在這一瞬間,他腦中轟的一聲,驚道:“這是棉花!是棉花種子?”
捧著盒子的鄒氏,愣了愣,這明明是白疊,郎君怎么說是什么棉花?暗道:看郎君的樣子,似乎認識白疊?
趙云驚詫過后,便是狂喜,他太清楚棉花的重要性,在后世棉花是人民衣食住行的基礎,幾乎無處不在。
而棉花對他來說,更是御寒神器。
因為在這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一到冬天是非常難受的,幾乎每年都會因寒冷凍死一些老弱。
特別是趙云所處的北疆,每年寒冬對北疆人民絕對是一場磨難。
所以,中原稱幽燕為苦寒之地,苦是因為北疆土地貧瘠還常常遭到外族寇掠,寒是因為北疆一到寒冬實在太過寒冷。
但北疆的寒冷能與更北的草原,乃至是西伯利亞的寒冷相比嗎?
趙云深知,幽燕被稱苦寒之地,不是因為北疆太寒冷,而是大多數人都穿不起昂貴的動物皮毛抵御寒冷。
那么,北疆就缺一樣既能御寒,又有希望普及的東西,那就是棉花。
但棉花是外來物種,在漢時沒人知道他的果實能御寒,乃至趙云來到漢末這么多年,都快忘了棉花的存在。
趙云激動地看著手中的棉花種子,對鄒氏喜極道:
“嫣兒,你知道嗎?你立了大功,你為北疆人民帶來了溫暖!”
鄒氏不明白趙云在說什么,白疊不就是一種好看的花嗎?
漢時,棉花稱白疊,原產地印度;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棉花種子通過絲綢之路進入大漢。
但棉花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只是在大漢西北成為了一種觀賞植物。
鄒氏出生在涼州武威郡,正處于絲綢之路上,所以她從小就認識了棉花,但也僅僅覺得棉花開花好看罷了。
其實,在漢時,棉花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大漢,在大漢嶺南地區落地生根。
但是,棉花都沒有得到普及,只在偏遠的西北與嶺南默默地生長著。
而棉花要真正傳入內地,還得到宋末元初,也就是千年之后。
那時,嶺南的人們已經開始用棉花紡織,有一個叫黃道婆的女子,她年輕時流落到嶺南,在嶺南學會了棉紡織技術,其后又以她的聰明,改進了棉紡織技術。
后來,黃道婆回到內地,將棉紡織技術和棉種植傳授給了家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