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怒氣沖沖地回到郡府,越想越氣,他覺得與裴元紹這種人同郡為官,就是他的恥辱,遂帶著親隨北出盧奴城,去代城告狀。
中山郡丞被氣走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身在冀北高陽的趙、霍二賊,聽到這個消息后,欣喜萬分!
造反這些時日,其實他們并非毫無忌憚,所忌憚者就是中山太守裴元紹,因為他們打探到,中山太守裴元紹手中有一支白袍軍。
據說這支白袍軍有五千人,去年一直負責從廣昌押送糧草南下,為當時徐晃、張遼二軍提供糧草。
后來,徐、張二軍駐軍冀南后,這支白袍軍又向在常山剿賊的陳宮提供糧草。
對于白袍軍,趙、霍二人是非常害怕的,況且還是五千兵力。
自從打探到這些消息,二人就停止了攻伐,甚至有些后悔當初上頭了,不該說造反就開干。
但現在,二人一致認為,裴元紹就如傳聞中一樣,是個只會在女人肚皮上使勁的廢物。
不然,裴元紹擁有五千白袍軍怎么不來打我們?
又怎么會把趙云的妻舅都給氣跑了?
得出這個結論后,趙、霍二人忌憚之心盡去,連忙派人聯絡盟友孫伉,決定進軍中山,滅了裴元紹。
因為二賊認為,張巡已經去代城告狀,到時候代城方面肯定會撤了裴元紹,換將統領中山境內的白袍軍,屆時來一個猛將,他們可吃不消。
所以,趁裴元紹這個廢物還掌著五千白袍軍時,先滅了這支白袍軍,到時候沒了這支白袍軍,就是趙云親自來都無兵可用。
趙犢、霍奴有這個想法,身在滹沱河以南數縣造反的孫伉,也是這個想法,都覺得趁白袍軍主將無能,先滅了裴元紹手中的白袍軍。
屆時,趙云只能從邊關,或者冀南調兵。
而等那些地方的兵馬殺到,他們都將城防打造地固若金湯了,就完全有了與趙云周旋的力量。
兩支叛軍首腦想法一致,自然是一拍即合,于是雙方集結麾下主力,向中山挺進。
一踏入中山境內,兩股叛軍首腦步步為營,畢竟白袍軍威名赫赫,還是會忍不住緊張的。
在中山安國縣境內,他們遇到了急急忙忙來阻擊他們的白袍軍,人數只有千人,雙方一交手就被三萬叛軍殺得丟盔棄甲,向治所盧奴逃去。
擊敗了白袍軍,頓時令趙犢、霍奴、孫伉三人信心倍增,叛軍士氣空前高漲。
緊接著,叛軍又在中山安熹境內遇到一支前來阻擊的白袍軍,人數也在千人左右,毫無意外,這支白袍軍又被叛軍打得丟盔棄甲。
若說第一次擊敗白袍軍,振奮了叛軍士氣,那么第二次擊敗白袍軍,就使叛軍生出了輕視之心,認為白袍軍不過爾爾。
這一下,趙犢、霍奴、孫伉三人,對白袍軍最后一絲忌憚都消失了,不再步步為營,而是領著三萬叛軍急撲治所盧奴城,誓要快速拿下盧奴城,占據中山郡。
安熹本就離盧奴很近,不到一日,三萬多叛軍就殺到了盧奴城外。
趙、霍、孫三賊首,抬眼望向城頭,只見城頭空無一人,只剩一桿桿白袍軍旗幟,在春風中孤獨地飄揚。
見此情形,三賊首俱是一愣,莫非裴元紹那廢物已經溜了?
當即,就要派斥候去打探。
然而就在這時,盧奴城城門卻突然緩緩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