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
公元193年,五月二十日這天。
幽、并、冀三州各地官府,突然發布一道告示:
在半年后,幽、并、冀三州將禁止銅幣流通,改用更輕便、更好用的神授紙幣,作為流通貨幣!
請三州萬民,務必在半年內將手中銅錢至官府兌換紙幣,否則過期作廢。
同時,即今日起,官府所收稅賦以及官賣鹽鐵糧等物品,全部改用紙幣交易。
這道告示一出,幽、并、冀三州所有人大嘩,首先冒出的疑問:紙幣是什么?
這時,各地百姓發現,署衙旁邊之前兩三個月,一直圍起來不讓人靠近的地方,今天拆除了高高的圍欄,露出一道頗有貴氣的小衙門。
“上面寫的什么?”
人群圍攏在小衙門外,一眾百姓好奇地望著小衙門上的牌匾,不認識上面寫的什么?
這時,小衙門內,走出一名身著嶄新官服的官員,他對一眾百姓拱手道:
“諸位父老鄉親,鄙人乃此地金行吏,此處便是兌換紙幣的金行!”
“從今日開始,十萬貶值銅幣可兌換六百文紙幣!”
“拿到紙幣之后,諸位鄉親可用紙幣去一旁官倉,購買糧食、鹽、布匹、農具等一切所需品!當然,也可以私下購買物品!”
百姓中,馬上有人問道:“十萬銅幣換六百文,那六百文能買多少糧食?”
對于老百姓來說,什么幣種流通不重要,重要的是這種幣種值不值錢,就像手上的銅幣,一千多斤重才能買一百二十斤糧食;(本書中的斤,為漢斤,約250克)
所以,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換成紙幣的錢,能買多少糧食?
金行吏伸出一根手指:“六百文可買一石糧!”
一眾百姓聞言,開始心算了起來,現在市價已經是十二萬錢一石糧,而與官府兌換十萬錢就可以買一石糧,那他們豈不能從中賺兩萬錢差價?
一算有利可圖,一眾百姓都變得心動起來,可就是沒人馬上行動去換新幣。
金行吏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行動,遂從金行內取了一沓面值一百的紫幣出來,他抽出一張紙幣,揚起道:
“諸位鄉親,這就是紙幣,此乃吾等之主趙州牧,得上神夢中授法所制,你們看…上面的蒼龍栩栩如生,制作巧奪天工,亙古未有!”
一眾百姓一見,確實被紙幣上的圖案吸引,當真是制作精美,再聽是三州之主得上神授法所制,突然變得肅然起敬。
這時,一名粗糙漢子大聲道:“俺這就回家取錢來換!”
“吾在此恭候這位鄉親!”金行吏拱手說道。
過了好半晌,那位粗糙漢子帶著一家老小推著板車,終于到了金行衙門。
粗糙漢子指著板車上兩大麻袋銅錢:“這便是十萬銅幣!
金行吏道了一聲好,向后招了招手,當即有幾名下手,提著秤來秤銅錢。
錢貶值到現在這種程度,自然不會有人去數,都是直接上秤。
待幾名下手秤過銅錢,確定都是銅幣后,金行吏從手中一沓紫幣里,抽出六張交給粗糙漢子,介紹道:
“這位鄉親你看,這紙幣上有一豎和兩個圈,就是一百文,我們稱它為龍幣!給…這六百文是你的了!”
粗糙漢子愣愣地接過輕飄飄的六張紙幣,忽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俺那么多銅錢,就換這么一點點?而且這薄薄的,壞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