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苞帶著馬鈞離開國相府后,趙云拿著新型織綾機圖紙,獻寶似地去后院找甄姜。
房間里,燈火熄滅了不少,只有一盞燈亮著,顯得很昏暗。
床榻邊,甄姜剛剛將女兒趙平哄睡,見趙云進了房間,連忙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趙云露出明白的表情,在唯一亮著的油燈前坐下,將手中圖紙鋪開在矮幾上,對甄姜招了招手。
甄姜輕手輕腳離開床榻前,在趙云身旁坐下,一見圖紙,甄姜壓低聲音:
“這看著像織綾機,莫非是夫君讓耿伯放尋那工匠所獻?”
趙云微微點了點頭,壓低聲音道:“那是一位巧匠,叫馬鈞,他改進的這種新型織綾機可以提高五倍產能,我打算不再等代城那邊軍需局搬過來,現在就組建新的軍需局!”
從得到這幅圖紙后,趙云改變了原本的打算;之前,他準備等州府遷至邯鄲時,再一同將代城的軍需局搬過來。
但現在,他得到了馬鈞這位漢末最強發明家,趙云覺得代城軍需局那些生產機械就落伍了,何必費時費力搬來邯鄲?
不如直接讓馬鈞搞一批像新型織綾機這樣的機械,在提高整體產能的同時,還能節約成本。
甄姜輕點螓首,她本身就掌控著軍需局,自然知道先進技術的重要性,如果這個馬鈞能有如此大能,那確實沒必要將代城軍需局的器械費力運過來了。
而且,現在就組建新軍需局,既有時間給馬鈞改良器械,也不會影響軍需的需求。
見甄姜表示認同,趙云一把抱起甄姜:“夫人,該就寢了!”
…….
翌日。
馬鈞一改昨日破落的模樣,換上了新的衣袍,穿上了官靴,連雜亂的胡須都整理了一番,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
耿苞依照趙云的吩咐,將邯鄲城所有工匠召集起來,足有上千人之多。
這些人,是去年聽聞邯鄲廣納工匠而來的,參與了筑城的各個環節。
經過一年多的付出,這些工匠都得到了相應的酬勞,對于聽聞是州牧親自任命的匠作之首,這些工匠倒沒有表示不服,紛紛向馬鈞躬身行禮。
不知是馬鈞得到重視變自信了還是什么,今天居然沒有那么結巴了,還與一眾工匠交流了起來,這不禁讓一旁的耿苞嘖嘖稱奇。
隨后,耿苞又去找曹性,依趙云的吩咐調了五百兵卒到馬鈞麾下聽用。
最后,耿苞傳達趙云的話,告訴馬鈞,要人給人,要錢糧給錢糧,至于邯鄲建設的事情,就靠你馬德衡了。
馬鈞得到重用,干勁十足,一邊與工匠規劃邯鄲城內建設,一邊查看趙王城遺址,誓要向趙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跨過寒冬,便是新春,193年成為歷史,
隨著新春的到來,代城州府將去年幽、并、冀三州的各項政務匯總送到了趙云手中。
去年,是趙云抓經濟積蓄實力的一年,雖然幽、冀兩州出現了趙犢、霍奴、孫伉等人的叛亂,但對幽、并、冀三州影響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