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悠遠綿長,聲漫四方….
王庭內,望塔上,趙云一身戎裝,梟目微瞇,盡顯睥睨。
王庭外,北面、西面是一望無盡的騎兵大隊,戰馬嘶鳴不絕,飄蕩的旗子如汪洋一般。
四月的天,本來已經變暖,但肅殺之氣似乎映寒了氣流,凝固了四野。
“大鮮卑的勇士們,當年平城一役,趙云屠我族三萬兒郎,此皆乃爾等父兄,今仇人當前,復仇的時候到了,拿出你們的勇氣,為你們父兄復仇吧!”
拓跋騎兵兵潮前,伊婁月跨馬勒韁,復仇之火,在她并不響亮的悲腔中點燃。
“復仇!”
兩萬多拓跋騎兵擎刀嘶吼,他們想起了八年前,他們的父兄永遠回不來了,時間也許會沖淡一切,但仇恨一旦被喚醒,就如洪水猛獸,會噴薄而出。
“殺!”
伊婁月拔出代表拓跋鮮卑最高權力的王刀,向前一壓。
一瞬間,兩萬多拓跋騎兵如滾動的潮水,他們聲嘶力竭地咆哮著復仇,向王庭蜂擁而去…..
另一邊,王庭西面,竇賓見拓跋騎兵已經發起攻擊,遂倏然拔刀,揚刀大喝:
“兒郎們,握緊手中的刀,讓白袍軍見鬼去吧!殺!”
“殺!”
三萬沒鹿回部騎兵,亦拔刀嘶吼,向王庭奔襲而去….
王庭望塔上,趙云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波動,好似這兩支如汪洋的騎兵,不是殺向他一般。
趙云收回目光,手扶著腰間劍柄向望塔下走去,喝道:“傳令,撤入南墻!”
令旗手揚旗高喝:“主公有令,撤入南墻!”
所謂南墻,就是趙云在王庭東南部構筑的一道壁壘,高約兩丈,東北頭連接東部北河,西南頭直抵申屠澤,相當于將王庭東南部如一個三角形般切開。
在壁壘下方,有一條寬三丈,深一丈的壕溝。
也就是說,壁壘的高度再加上壕溝的深度,那么這道南墻就有三丈高。(漢尺,一丈2.34米)
同時,因壁壘斜貫北河與申屠澤,趙云便將湖水、河水引入丈深的壕溝中,相當于是南墻的護城河。
“你為何要故意激母閼氏?”
阿奴跟著趙云退入南墻內,不解地望著趙云。
當日,她與伊婁月都被趙云控制,而且她看出伊婁月對趙云有情。
但她始終想不通,趙云為何要用拓跋力微的人頭去激伊婁月揮軍來攻?
趙云展目望著鋪天蓋地來襲的騎兵浪潮,冷然道:
“她不來攻,我這道南墻,豈不白筑了?”
阿奴一愣,還是不理解趙云的意思,不過她也沒有再問,因為浩蕩如潮的騎兵已經踏入王庭,像滅世洪流一般襲來。
緊接著,便是一副馬失前蹄,馬栽人落,慘叫悲鳴的慘像。
眼前場景,令阿奴頭皮發麻,不禁轉首看向趙云。
這真是個可怕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