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赤幘絳褠,其實就是頭戴紅巾,袖套大紅袖的漢代標準驛使裝束。
見五名驛騎背上插著紅色旗子,趙云不由得劍眉微蹙。
在他治下,隨著行政體系完善,各州郵驛機構逐漸恢復。
在漢時,郵驛分為郵、亭、驛(傳),具體劃分為五里設一郵、十里設一亭、三十里設一驛(傳),驛和傳的級別相同,但驛用馬,傳用車。
并且,各地驛站有專門的官吏負責管理驛站,使得消息傳遞快捷有效。
而驛站傳遞消息有三個等級,分別是快馬、飛馬和加急。
所以,不同級別對應不同的傳遞速度,比如快馬,州府規定普通驛馬一天行程不得低于十驛,也就是三百里,驛使用背插藍旗代表。
而現在,趙云見到的紅色驛旗,是三個等級中最高級別的,規定驛騎一日行程不得低于二十七驛,也就是常說的八百里加急。
但是,八百里加急一般不會看到,除非在出現重大事件的情況下,才能用八百里加急。
若趙云沒有記錯的話,在驛站恢復這兩年來,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八百里加急。
雖然很想知道發生了什么大事,但趙云沒有攔下驛騎,因為八百里加急有一道特權,那就是任何人不得攔截驛騎,否則形同謀逆、格殺勿論。
隨即,趙云與家人急忙讓出道路,五名驛騎從他們身旁如一陣風馳過。
甄脫五人齊齊望向趙云,老父親趙慎也知道紅色驛旗代表的意思,凝重道:
“二郎,是不是哪里出事了?”
還不待趙云回應,趙霆馬上接話:
“肯定哪里打起來了唄!”
趙云目光瞪向趙霆,趙霆瞬間耷拉著頭。
趙云對趙慎躬身道:“父親與胤兒他們慢來,兒先去州府!”
語罷,趙云策馬而去….
…
當趙云剛進入州府政務堂,沮授與趙該一臉凝重地迎來….
趙該急聲道:“主公,上黨出大事了!黑山賊大舉入寇上黨,劫掠上黨北部沾縣、涅縣、襄垣、銅鞮、谷遠、屯留、潞縣、壺關八縣!”
黑山賊,是黃巾起義后盤踞在茫茫太行山中的賊匪,這些人其實就是黃巾余孽,他們在各自頭領的帶領下并起于山谷間,大的頭領擁眾兩三萬,小的頭領擁眾數千,加上各部中老弱婦孺總人數高達百萬,故有,百萬黑山賊之說。
而在百萬黑山賊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賊帥張燕。
這人不僅是歷史上為數不多得以善終的賊首,更是如今與趙云有著新仇舊恨的人。
一聽上黨八縣被黑山賊劫掠,趙云面色鐵青。
兩年多前,袁紹敗走后,他讓陳宮率領兩萬陽平軍至常山負責剿滅黑山賊。
但是,張燕那個縮頭龜,一直躲在深山老林不出來,而陳宮率軍進山,因山中地形復雜,無一不是損兵折將,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