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太原郡。
晉陽城。
趙云從代城疾行至此已有數日。
刺史府內,趙云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愁眉不展。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迫使他停在了晉陽,而田豫率領的八千人馬,則因大雪還停在北邊狼孟城。
“阿父,圣人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趙云身邊,跪坐著一個身著皮氅,身懷貴氣的小正太。
他就是趙胤,今年快七歲了。
當日,趙云驚聞上黨遭到黑山賊入寇的消息后,決定馬上趕往上黨,遂回到家中與妻兒交代一下。
當時,趙云看著嫡長子趙胤,他覺得兒子生于深宅之中,豈能長于婦人之手?
趙云便問兒子怕不怕吃苦?
而趙胤,當即表示什么苦都能吃。
于是,趙云便讓趙胤與他一道冒著風雪趕往上黨。
但沒想到,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卻把他們阻在了太原。
道法自然?
趙云凝視著窗外飛雪,他知道,兒子這是在用道家思想來開導他。
兒子說的對,道法自然,既然事已至此,何不順其自然!
就在這時,窗外一個極高極壯的身影映入眼簾。
幾息間,典韋急匆匆跑入房中,急聲道:“主公,上黨急訊!”
趙云回首道:“何事?”
典韋抬眼偷瞄趙云父子倆一眼,支吾了起來。
見典韋這舉止,趙云心頭咯噔一下,典韋跟他這么多年,他再了解不過,肯定是發生什么很嚴重的大事才會這般模樣。沉聲道:
“還不快說?”
典韋又抬起眼簾看了趙云一眼,傷感道:“上黨那邊傳來消息,老楊遭伏兵襲擊身隕羊頭山,而且天井、壺口兩關……”
典韋還未說完,趙云打斷道:“我知道了,退下吧!”
典韋咽下沒有說完的話,默默退下,并輕輕拉上房門。
典韋深知,趙云是極念舊情的人。
楊成在白袍軍中雖然名聲不顯,但卻是跟隨主公起于危難的老人,在主公心中早已是生死弟兄。
房間里,趙云靜靜地坐在窗邊;他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在從代城出發時,他就讓驛騎想辦法向楊成、方悅、魏越、李敢四將傳令不得擅離關城。
但現在看來,也許驛騎還沒有抵達上黨四關,楊成就出兵了。
趙云緩緩仰起頭,對于他來說,關城丟了可以再奪回來,但楊成卻永遠回不來了!
人的一生,在心中最為深刻的不是輝煌,而是苦難,它就像心間的傷痕,哪怕傷口已經愈合多年,但疤痕永遠無法抹平。
趙云永遠忘不了當年入代時的艱難,他望著窗外飛雪,思緒似乎回到了十一年前,出神道:
“胤兒,你想聽一個故事嗎?曾經,有一個食不果腹的太守,他帶著一群饑腸轆轆的人去了邊疆,那里充斥著壓迫、苦難,以及死亡….”
“情況雖然很糟,但那個太守有一群與他生死與共的兄弟,他們擁戴他、信任他,也正是有那一群生死兄弟,他走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日子。”
趙云語氣頓了頓,繼續道:“一直以來,太守很感激他們,但那群生死兄弟卻一個個永遠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