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
上黨境內,大批黑山民眾向南遷徙…..
不到一個月時間,張燕就在上黨南部高都、陭氏二縣安置了五十萬人。
至于,原本兩縣的本地百姓則小部分躲入深山,大部分遭到黑山軍掠殺。
而上黨西南端的陽阿縣,因張燕沒有拿下高平關,無法輸送民眾過去。
當高都、陭氏兩縣人口已飽和后,張燕將后續南遷民眾叫停在泫氏。
泫氏城外,黑山民眾越聚越多….
而張燕的眉頭也越蹙越深,在他想來,趙云得知他入侵上黨,必定會派遣大批白袍軍入上黨才對。
但現在,距離他殺入上黨已有三個月,除了一個多月前何茂增援長子城,以及田豫對峙涅城外,再沒有一支白袍軍入上黨。
對于他來說,沒有大批白袍軍入上黨增援,本來是一件好事,這樣他就能從容遷徙麾下民眾,扎根上黨。
但是,當前這種利好的局面,卻給張燕深深的危機感,因為局勢的進展完全偏離了他的預想。
軍帳中,張燕盯著地圖擰眉苦思,他實在想不明白,趙云為何沒有派大批白袍軍增援上黨,難道趙云不在乎上黨嗎?
但當目光落在上黨東側的邯鄲時,張燕馬上否決了這個可笑的念頭,以邯鄲與上黨的位置,如果趙云不在乎上黨,那么趙云就是一頭豬。
顯然,能走到今天的趙云,絕不是一頭豬,而是一頭狼!
那么問題又回來了,趙云為何不增派兵力入上黨?
難道趙云不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趙云越不利嗎?
張燕很煩躁,他真看不懂趙云到底在玩什么把戲?
但以他對趙云的了解,這里面一定有著陰謀詭計。
“將軍,大計回來了!”
張燕正煩躁不安時,帳外突然傳來季隗的聲音!
張燕聞言大喜,所謂大計,其實就是嚴政的名號。
在黑山軍中,各部頭領不以真名示人,都會給自己起一個名號,比如張燕,就有飛燕的名號。
而嚴政,之所以被稱為大計,是因為嚴政加入黃巾之前是一名商賈,精于計算。
黃巾起義失敗后,嚴政投靠張燕,因其精于計算,在張燕麾下擔任類似計吏的工作。
于是,嚴政在黑山軍中就有了大計的名號。
聽聞嚴政回來了,張燕喜出望外,大步出帳。
對于張燕來說,只要呂布愿意出兵支持他,那么任憑趙云玩什么把戲都沒有用。
“屬下參見將軍!”
帥帳外,風塵仆仆的嚴政,見張燕撩帳而出,當即躬身行禮。
“老十免禮!”
張燕快步扶住嚴政,語氣期盼。
嚴政在黑山頭領中,排行第十位,故而張燕稱之老十。(其實嚴政一點都不老實。)
這時,張燕才發現嚴政身旁還有一陌生男子打量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