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西斜。
徐晃率領麾下騎兵趕至清河水河畔,但原本探知的浮橋卻已消失,河畔邊只剩固定浮橋一端的數十根深埋圓柱。
看著橫在面前洶涌開闊的河面,身后天狼騎軍侯林仲,對徐晃道:“將軍,現在怎么辦?”
原本他們的目的是奪下此處浮橋,一來能切斷漳南境內西涼騎兵的后路;二來,方便他們整軍挺進清河水以南。
但眼前浮橋已毀,很顯然西涼騎兵已經撤往清河水以南,而且浮橋被毀,就嚴重阻礙了他們向南推進的速度。
徐晃面無表情,現在浮橋已毀,只能想辦法快速過河,沉聲道:
“派人告知高將軍,張繡已撤往清河水以南!”
“諾!”
……
黃沙亭。
大河故瀆東岸,郝昭麾下近萬白袍軍正與據河而守的張巍對峙。
張巍是魏縣駐軍副將,也是張繡的族兄;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張濟身死密縣,麾下人馬除張繡一人僥幸逃脫外,其余人等全被趙云殲滅。
而張巍的父親張先,也死于密縣。
后來,張繡從密縣逃回洛陽,傳書武威老家,在報喪的同時,也希望家族能派一些人手過來助他報仇。
于是,張巍率領族中數百私兵前往洛陽。
至此后,張巍一直跟在張繡身邊,成為張繡的左膀右臂。
其實,張繡之死,最大的失誤就是他不應該把自己的親兵全部交給張巍,而只帶支胡赤兒麾下的騎兵。
如果張繡將自己的親兵帶在身邊,再憑其勇武,根本不可能死于支胡赤兒之手。
當然,此刻張巍并不知道張繡已死。
面前大河阻隔,對岸郝昭一時間拿張巍也沒有辦法,雙方就這么對峙著。
此刻,郝昭也收到了張繡在漳南橫沖直撞的消息,這就破滅了郝昭欲與高順、徐晃夾擊魏縣的希望。
“將軍,就這么對峙下去嗎?”
除了昨晚到今早發起了三次強渡,到現在他們已經與對岸秦軍對峙快一天了,郝昭身后校尉看了看西斜的太陽,忍不住問了一句。
郝昭的目光一直盯著對岸,泰然自若道:“張繡雖逞威漳南,但不過是秋后螞蚱!”
“將軍的意思是,張繡很快就會撤走?”
“他沒有第二條路!”
郝昭語氣冷冽,對身后校尉道:“派人去孔叔那邊,密切注意對岸賊軍動向,一旦發現撤退跡象,即刻強渡!”
孔叔,即令狐邵,與郝昭是同鄉,當年趙云覆滅太原十六豪族后,為了穩定太原,大幅提拔太原其他世家以及寒門子弟,其中令狐邵從那時投身白袍軍中,如今一步步升任為郝昭副手。
昨晚,令狐邵就在黃沙亭以南十余里的壩上亭負責佯渡,此刻壩上亭對岸也有一支秦軍,與令狐邵隔河對峙。